“老黃這個人,生意是做得挺大,但他太貪了。”
陳彪慢悠悠地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婪往往最后成為了墳墓。”
張大蠻心中對陳彪不由得增添了幾分欽佩,看樣子,南陳心中的格局要比大肚黃大得多。
看似儒雅,實則暗藏乾坤,他的眼界遠勝于大肚黃。
“實際上,在咱們凌峰縣,真正的蠶繭時代尚未到來,只有等到國家政策推進,整個縣的農民,都投入種桑養蠶的浪潮之中,才真正迎來了最佳的時代。”
陳彪微微一笑,繼續說下去,“有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是裸泳的傻瓜。”
張大蠻對南陳更是刮目相看,這小子,年紀輕輕,思維方式,與眾不同。
這也難怪他能夠成為凌峰縣蠶繭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
其實,好比窮人,往往是貧窮限制了想象,或者本身思維模式就不對。那是如何掙扎,始終徘徊在窮人的行列。
張大蠻今天來這一趟,算是來對了。
相比之下,南陳彪比大肚黃要接地氣太多了,尤其是他談到蠶繭時代尚未真正到來。
張大蠻贊同得不能再贊同了,他作為一名重生者,自然是懂得,等國家政策下達,整個縣城,全民進行種桑養蠶,才是最好的時代。
如今這位南陳,即便不是重生者,也具備這樣敏銳的嗅覺,讓人大跌眼鏡。
不過,張大蠻也三緘其口,并未表露太多自己的看法或者觀點,抑或說,他也尚未摸清這位南陳的真實想法,更是要保持他的態度。
“老黃雖是貪婪,但他能夠盤踞在老市場,通過黑市炒作,將蠶繭的價格太高。這等手段,也絕非易事。”張大蠻故意抬高大肚黃,有意試探南陳對此看法。
“黑市炒作,以次充好,這樣的運作模式,絕非長久之計。經營,我們要守得住本心,老黃這一手棋,怕是要將自己往絕路上逼啊!”陳彪不屑地笑著說。
張大蠻神色如故,并沒有有任何表示。
論經營之道,陳彪這樣一種方式,必然是長久之計。
但張大蠻也有自己的看法,古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可那是老祖宗的東西,對于張大蠻也不太贊成這樣的方式。
因為很多古語本身就是悖論,如果“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正確的,而“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又作何解釋?
取之有道,道有正道,也旁門左道。
橫財取之,很難是從正當途徑,只有一些非常手段,才能稱之為橫財吧。
譬如,買彩票中大獎,這種“道”是不是就非常道呢?但能說這種錢財來路不正嗎?并非君子取財之道嗎?
因此,很多老祖宗沿襲下來的東西,甄別應用,不可固步自封,墨守成規。
張大蠻并沒有直接和陳彪去爭執,但這次拜會陳彪,讓他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生意人。
至于大肚黃的手段,張大蠻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即使他通過黑市炒作,哄抬價格,是違反了市場規律,擾亂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