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石窠村里,持有兩種觀點,有人崇拜張大蠻賺到錢,有人卻是不屑一顧。
自古以來,新鮮事物的誕生,有人樂觀并追隨,有人悲觀并數落,有人保持中立圍觀。
尤其是農民們,在很多新事物開始,都不會意識到機遇,只會看見困難重重。
一旦看到別人賺錢了,立即一窩蜂地扎進去,可惜,往往這時候,就已經遲了。
賺到錢的早已經跑得無影無蹤,剩下的別說喝口湯,連骨頭渣渣都不剩。
村委,一間瓦房會議室,說是會議室,不過是空空如也的一間屋子,足夠容納三四十人。
這時,也早已經聚集了不少的村民,人頭攢動,伸長脖子,看著會議室的門口,等著村長秦振華來主持會議。
時間到了晚上七點,村長秦振華精神抖擻,走進了會議室,抬了抬手,示意村民們安靜,“各位父老鄉親,請靜一靜,今天召集大家開這個會議,主要是討論一下,我們石窠村接下來的發展方針大計……”
雖然秦振華出身農民,但畢竟是黃袍加身,說話也有些官腔。
村民們安靜下來,聽著他講話,一講完,又是議論紛紛。
秦振華目光掃過去,看著他們懷疑的神情,就知道他們在嘀咕什么。
“今晚主要是由我們村,新晉的萬元戶,張大蠻來給我們講話,講講他發家致富經,大家一定要認真聽取,向大蠻學習。下面,請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大蠻給我們講話!”
“啪啪啪!”
秦振華率先鼓掌,接著,村民們也是響應,鼓起掌來。
張大蠻從會議室外,大踏步走進會議室來,對著眾人微微一笑,站在臨時搭建的臺子上,“咳咳”兩聲,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各位父老鄉親、叔伯兄弟、嬸嫂姐妹們,大家晚上好!”
“好好……”
臺下的鄉親們真熱情,情緒很高昂。
本來,張大蠻作為石窠村第一軟蛋,可是,他這一下子硬起來了,這么硬朗了起來!
這一硬,還讓他硬成了村里的萬元戶,這可是村民的楷模啊!
即使那些并不看好張大蠻的路人甲、路人乙,也都是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其實,我今晚和大家要講話的內容,只有兩點!”
張大蠻激情澎湃,干脆利落,“第一、我需要租地,可以按照每畝地400斤玉米產量,或者折算成現金,如果鄉親們愿意出租,我租下!”
“第二、我號召鄉親們,種桑養蠶,我可以提供養蠶技術支持,平時,以培訓方式,或者親臨技術指導!”
早有村民大聲問:“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怎么能改種桑苗呢?這萬一養蠶失敗,我們吃什么?”
“你這說法可不完全正確,土地是國家的,我們只有管理權、使用權,并不是你老祖宗留給你的財產。至于你說的養蠶失敗,我想問,你一年收入多少?”
“我們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哪有多少收入!”
“如果我們固步自封,祖祖輩輩,代代相傳,都是種地,在這貧瘠的土地上,靠這微薄的收入,永遠走不出大山,永遠甘于貧窮。你想過嗎?”張大蠻質問著。
他這番話卻是醍醐灌頂,讓這些村民深思起來,甚至都在想,是啊,從來沒想過要走出這一片大山,世世代代都蜷縮在這山里,哪有什么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