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校長,冒昧問一個私密的問題,你與蔡小姐是怎么認識的?是以前的故交,是大學的同學?”方建軍忍不住打聽起關于蔡依依的事兒。
秦琳淡然一笑,搖了搖頭,目光看向張大蠻,然后淡然答道,“我與蔡小姐之前也是素昧謀面,只是,想著石窠村中心小學教學環境過于艱難,于是,我寫了一篇文章,發到新聞媒體、電臺電視等等,向社會求贊助。后來,蔡小姐突然來了石窠村,說是看到了文章,決定給我們學校捐贈蓋建教學樓。”
這番話,是秦琳和張大蠻商議過的,以后但凡有人問起這件事,就當是秦琳寫的求助信。
方建軍以及其余幾位局長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賢良你們幾位,聽聽,這就是辦法,遇到困難,迎難而上。而不是一味埋怨牢騷,只要肯動腦子,辦法總比困難多。”
“秦校長,我想問一下,對于教學,你是怎么看的?”鎮教育局長郭賢良問。
“教育本質,在于育人,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德智體美勞地全面發展!”秦琳侃侃而談。
方建軍豎起大拇指,夸贊道:“秦校長真有見地!”
隨后,他又問道,“大蠻,我們聽說,你現在退耕地,改種桑養蠶,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到這樣的點子的呢?”
張大蠻心里真叫千萬只草泥馬在奔騰,這有什么好問的?難道我要告訴你,我是重生的,根據前世的經歷,馬上迎來了國家政策?
不對,該不會這是一個契機?讓我點破?然后,讓方建軍下達全民養蠶的政策?
嘶~
這么說,我可是創造時代的潮人啊!
“鎮長,要說什么原因,一時半會也說不上來,個人覺得,我們這樣的喀斯特地貌,靠山吃山,如果我們僅僅靠那一畝三分地,種玉米,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那么,我們只能另謀出路。于是,我做了大膽地嘗試,種桑養蠶!”
“啪啪啪!”
一說完,鎮長方建軍率先鼓掌,稱贊道:“大蠻這番話,醍醐灌頂,人挪活,樹挪死,任何時候,都不能禁錮我們的思維,要走在時代的前沿。”
張大蠻這番話,可不是假大空,說的是實情。
在90年代,像石窠村這樣的偏僻山旮旯,不自謀出路,哪來出路。
“大蠻,鎮長說在蔡小姐的信中提到,說你非常有戰略眼光,有經濟頭腦,所以,我想向你請教一下,以我們鎮目前的情況,當如何發展經濟?帶領我們的老百姓走向富裕小康之路?”提問的是鎮經濟開發局長田源。
張大蠻尋思片刻,想著鎮以后的經濟命脈,除了基本的農作物,實際上隨著后續的發展,已經衍生出了很多經濟來源。
目前,盡管在發展中,但是,多是發展緩慢,或者說在摸索中,還沒有明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