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蠻重生之后,本來是要朝著刁民的光輝形象努力奮斗,可是,當他真的成為了石窠村第一刁民之后,他反而并沒有那么刁了。
要是換做之前的脾氣,一聽蔣屠戶這么說,他還不得暴跳如雷,輕則將這天殺的屠戶丟進豬圈里,和這一群豬一起翻滾一下豬屎,重則打到他滿地找牙,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
特么的,平生最恨出爾反爾,說話像放屁的人。
之前都已經和這個屠戶談妥了,按照每畝地400斤玉米租賃土地。
經過林權那一波搗亂,雖然最后被苗淼鎮壓了,但是,這些村民就心里抱有不現實的幻想。
還真以為一畝地能夠有500斤玉米租賃價格。
苗淼也是沖動,本來就是去和林權抬杠,她哪里知道,一畝地的產量多少。
純粹就是比拼誰更闊綽一樣,和林權賭氣地打壓了一把。
這些老實巴交的村民,別的精明算計不到,但是,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賬,算得可比誰都清楚。
歷史評述,總說,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小農意識的局限性。
這句話在今天的張大蠻看來,絕對是真理。
這些村民真要有眼光,跟著張大蠻種桑養蠶,又豈會在一畝地400斤玉米,還是一畝地500斤玉米上斤斤計較呢。
真要養蠶順利,一畝地種植的桑苗,一年養幾批蠶繭,豈是區區幾百斤玉米的效益?
可是,他們的目光短淺,心胸狹隘,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對于張大蠻這種去種桑養蠶的先行者,抱著圍觀的態度,如果張大蠻種桑養蠶失敗,他們會幸災樂禍,心里暗暗慶幸,幸好當初沒有跟著這個刁民這么干。
而如果張大蠻成功了,他們又會心生嫉妒,或者心里巴不得張大蠻失敗。抑或等張大蠻賺到大錢了,他們又拍著大腿,悔不當初
“哎呀”一個勁的后悔,早知道當時跟著他這么干了。
只可惜,世界上,千金難買早知道。
等早知道了,就沒有那么多遺憾了,人也就成為了圣人了。
世上沒有后悔藥賣,誰也沒有后悔重來一次的可能。
張大蠻可能是上蒼眷顧,上一世,活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活得多么的窩囊,成為了石窠村里的一個笑柄。
石窠村第一軟蛋,這可是一個男人的恥辱。
作為男人,首先就得硬,硬不起來,做什么都做不成。
而他偏偏活成了一個軟蛋,那不是笑話是什么。
而上蒼垂憐,讓他重活一世,重新來過。
所以,他第一步就是要讓自己硬起來,當他真正的做到了硬,他的人生也像開掛了一樣。
當然,這一切也不是天上掉下餡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