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石窠村,終于迎來了第一批蠶繭的收獲季節!
那些跟隨張大蠻一起種桑養蠶的農戶,看著蠶室里,結成的白花花的蠶繭,仿佛秋收時節,看著地里黃橙橙的玉米棒子。
可是,蠶繭是新奇的東西,他們是滿懷期待,真不知這些白花花的蠶繭能夠換多少錢。
按照張大蠻教給的養蠶技術,如何采繭,將那些結成的蠶繭采摘下來,裝在蛇皮袋里。
而張大蠻早已經約好了日子,讓這些村民將采好的蠶繭裝在蛇皮袋拿到村委,等他一起收購,然后,由他統一運輸到縣城,賣給那些蠶繭收購商。
這段時間,石窠村也迎來了一條比較好的村級公路,從之前的坑坑洼洼的山路,重新鋪上了沙子,平整了很多。
也有外面的車輛進入了石窠村的村委。
甚至有開始來收購鐵礦石的車輛,有一些村民沒有種桑養蠶,去土地里,將那些鐵礦石撿來,賣給那些收購鐵礦石的老板,換了一些錢。
相比之下,還是跟著張大蠻一起種桑養蠶的村民,更有成就感。
他們菜繭之后,也在預估能夠賣多少錢。
按照張大蠻給出的收購價,30塊錢一斤,不少村民第一批蠶繭,都有100-200蠶繭,哪怕按照每斤5%的加盟費,給張大蠻,粗略算了一下,少說一批蠶繭也有3000-6000元。
這樣算下來,大概一個多月,不到兩個月出一批蠶繭。
從開年三月份左右開始,可以養蠶到九月份左右,趕快一點,差不多可以養5、6批蠶繭,一批少說也有3000多,5、6批,那也是有1-2萬的年收入。
這不,完全可以實現了萬元戶的夢想!
哪怕這樣粗略算了一下,那些跟著種桑養蠶的村民開始后悔了!
他們后悔家里的土地沒有全部種上桑苗,絕大多數不敢冒險,都僅僅是種了一半左右的土地。
僅僅一半左右的土地,一年都能收入一兩萬,要是全部土地種桑養蠶,那一年不是有三四萬么?
難怪張大蠻能夠那么短時間成為了石窠村的首富!
這些愚昧的村民,還沒撈到好處的時候,一律采取質疑旁觀的態度,一旦嘗到了甜頭,那就是會上癮的。
一家人關起門來,掐著手指頭算了一下賬,拍著大腿,長吁短嘆,哎呀,真是后悔啊,早知道全把土地種桑苗了!
千金難買早知道!
這一切幾乎在張大蠻的預料之中。
他也是暗自長舒一口氣,尤其是等所有村民的蠶都結繭之后,他緊繃的神經總算是松了。
要知道,能不能打響第一槍,對于他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能夠打響第一槍,意味著,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村民投入到種桑養蠶中。
只要讓他們嘗到甜頭,一切都好辦!
這要是搞砸了,他們非但不會跟著張大蠻繼續干,還會將張大蠻的祖宗十八代都從地下掘墳出來,統統罵一遍。
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張大蠻帶著幾分欣喜,按照約定的時間,除了將自家的蠶繭一并搬到村委,還要去村委,收購其他村民的蠶繭。
這段時間,他還真是多得了郭壯這位免費的勞動力。
郭壯一直跟著他勤學苦練太極,但是,也一直幫著張大蠻勞作養蠶。
經過這段時間,郭壯養蠶技術以及太極都差不多可以出師了。
忙里忙外,他任勞任怨,讓張大蠻也是心中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