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斬斷不打緊,誰知,這一條青藤砍斷之后,流出的汁液全是血水,血流成河,染紅了凌峰縣的河流,足足七七四十九天,才流干殆盡。
可是,當岑王再尋風水大師的弟子,早已不見了蹤影。
有人說,當天夜里,弟子將瞎眼的風水大師接出岑王府邸,師徒二人久別重逢,經歷此等劫數,抱頭痛哭。然后,牽著岑王馬廄中的毛驢,師徒二人騎上毛驢。
豈料,平時看上去瘦骨嶙峋、臟兮兮的毛驢一抖身上的毛皮,搖身一變,幻化出一對翅膀,馱著風水大師二人,騰空而起。
原來那匹毛驢遠非俗物,而是“龍馬”。
而岑王自遵從風水大師弟子的建議,斬斷龍脈之后,家道中落,所派出的征戰的兵卒,兵敗如山倒。
敗落之下,岑王摔著殘部,逼退進入山,藏匿于深山老林,最后,岑王被兵斬殺于深山之中。
從此,這一座浩渺大山,猶若原始森林,便被稱之為“岑王老山。”
風水大師師徒二人為感懷梁大先生祖上相助之恩,留下一卷密宗,全是風水玄學、堪輿相術、法術道法之類的。
梁大先生祖上由此沿襲了風水大師傳承的密宗,已然將其精髓學為己用。梁氏一脈,代代相傳,皆是風水玄學大師,占卜相命,遠近聞名。
一直沿襲傳承到了梁大先生這一代,而梁大先生早些年考取秀才,后繼承祖上風水玄學、堪輿地理、占卜相命之術。
這便是從岑王和風水大師的傳說,到梁氏一脈大風水先生的由來。
雖然這個傳說,流落于民間,無從考證,甚至凌峰縣的縣志都并未記載,但是在民間卻是口口相傳。
凌峰縣城那個山脈之巔,那個石溶洞依舊被稱之為“嘯天洞”。
或許,當年那個傳說,岑王斬斷了真正的龍脈,盡管凌峰縣一直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但在中國的版圖上,倒也稱不上風水寶地。
傳說終歸是傳說,只是增添了梁大先生的傳奇色彩。
張大蠻自小聽著關于梁大先生的那些奇聞軼事,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位梁大先生充滿了敬意,或者說,是梁大先生感到神秘。
譬如那些神乎其技的法術,那些風水寶地的堪輿,那些相命術數的令人嘆為觀止。
可是,張大蠻從未有機緣親眼目睹,要是能親眼見識一下所謂的“飛喪”,比斗法術,那就讓人信服了。
“大蠻,今年你啊,辰戌相沖,命理上稱之為沖太歲,又有七煞、欄桿等兇星臨命,意味著今年是非、傷病纏繞……”梁大先生依照張大蠻的生辰演算,掐指推演。
繼而他又開始占卜,焚香設壇,祭壇上擺著祭品,嘴里念念有詞,念那些詞文,張大蠻是一句都聽不懂,但從梁大先生不斷變幻著手訣,像是在奉請神明。
在石窠村,像梁大先生一類卜卦問神的“先生”,焚香設壇,湊請神明,都會有很多講究,都有“軟筆”撰寫的書本,稱之為“科文”或者“科本”,比如奉請神明的,便叫“敕令請神科文”,比如送神的,便叫“敕令送神科本”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