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蠻自小聽著關于梁大先生的那些奇聞軼事,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位梁大先生充滿了敬意,或者說,是梁大先生感到神秘。
譬如那些神乎其技的法術,那些風水寶地的堪輿,那些相命術數的令人嘆為觀止。
可是,張大蠻從未有機緣親眼目睹,要是能親眼見識一下所謂的“飛喪”,比斗法術,那就讓人信服了。
“大蠻,今年你啊,辰戌相沖,命理上稱之為沖太歲,又有七煞、欄桿等兇星臨命,意味著今年是非、傷病纏繞……”梁大先生依照張大蠻的生辰演算,掐指推演。
繼而他又開始占卜,焚香設壇,祭壇上擺著祭品,嘴里念念有詞,念那些詞文,張大蠻是一句都聽不懂,但從梁大先生不斷變幻著手訣,像是在奉請神明。
在石窠村,像梁大先生一類卜卦問神的“先生”,焚香設壇,湊請神明,都會有很多講究,都有“軟筆”撰寫的書本,稱之為“科文”或者“科本”,比如奉請神明的,便叫“敕令請神科文”,比如送神的,便叫“敕令送神科本”之類。
除了這些文字記載的科本、科文之外,還有一些符咒,也就是敕令符咒之類。
所以,像梁大先生之類的,多半是傳承道教的,此外,道教這些符篆,需配以手訣。
而所謂手訣,就是通過雙手十指變化,類似于手影戲那樣的變換不同的手指交叉穿插,演繹出不動的手型,就是手訣。
每種手訣的功能效用又是全然不同的,例如:辟邪手訣,不言而喻,夜晚出門,經過類似于墓地等陰暗之地,為了鎮壓那些邪魅靠近,手捏辟邪手訣,妖邪鬼祟都是不敢靠近。
但是,梁大先生之流,又不完全是道教流派,又要充當佛教角色,譬如,人死后,需要超度誦念經文。
這時候,但凡需要誦念經文超度的“先生”,先是沐浴齋戒,焚香設壇,跪拜在祭壇之下,手持敲木魚的小木槌,一邊誦念經文,一邊敲木魚。
不過,沒有像佛教和尚誦念經文有佛珠,但誦念經文需要計數,他們一律以一些簡易的計數方法,比如:用玉米粒,或者取一截竹篾,誦念完一遍,便折斷一截,這種類似原始部落結繩計數的方式。
…………
晨曦,雨,淅瀝瀝,淅瀝瀝。
石窠村通往東柑村的山路,泥濘濕滑,雨點傾斜打在泥土上,冒起水花。
一輛中巴車停在東柑村的路口,簇擁著披著塑料膠紙戴著斗笠,或者撐著油紙傘,是送行的人。
今天是青石鎮中學開學的日子,這一輛中巴車是附近石窠村、東柑村,西柑村唯一一輛運載客車,即便是下雨,幾個村的學生以及父母,擁擁擠擠,擔著行李,將行李塞滿了中巴車的行李箱。
不多一會兒,載客19人的中巴車,已經滿滿當當,并且,只要有一個角落能夠站人,都擠滿了人。
說是載客19人,但在這樣的偏遠鄉村,超載是常見的事兒。至少擠進來將近30人。
“坐好、抓穩了,準備開車咯!”司機在駕駛座扯著嗓子喊了一聲。
喧鬧的車廂內,學生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為了即將踏上新的求學路而欣喜。
那些送行的父母,一面照料著孩子,一面擠在車廂里,絮絮叨叨,攀談起來。
“嘶嘶……”
中巴車吐著煙氣,司機關上了門,啟動了車子,準備啟程。
“司機,麻煩,等一下!”
一個聲音叫喊了一聲,車窗外,一位學生背著簡單的背包,后面跟著幫著提著行李的父親。
“小蠻!”
擠坐在車廂內的李大海,驚喜的叫了一聲,忙著喊,“司機,等一下、等一下,我小蠻來了。”
“楊耀宗,小蠻來了!”李大海難掩心中的喜悅,又是朝著旁邊正嘰嘰喳喳地講話的楊耀宗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