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業內常規,二線唱片公司的新人,試水單曲首月銷量三十萬以上,三月內破黃金,便會引來一線唱片公司挖人,而首月銷量破黃金,三月內破八十萬張,就連五大巨頭都可能出手。
作為一線頂端的代石唱片,在《短發》僅僅出了第二周銷量,實際只銷量九天的情況下,就急于下手,這說明代石唱片看好《短發》首月銷量必破黃金,要搶在五大巨頭出手前,先一步把人搶到手。
到了六點,娛樂頻道準時撥出了風云榜上榜歌曲推薦,新一周的榜單,《短發》讓人大跌眼鏡地以第十的成績,出現在了甲榜最后一位,直接是將之前業內對《短發》只會落在乙榜的猜測給否定了去。
而明天《短發》登上金曲榜甲榜幾乎鐵板釘釘。
兩大榜單同時上首榜,還是上榜第一周,可預見的,本周《短發》的銷量將在上周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許巧玲看著電視里風云榜介紹《短發》的片花,一顆芳心砰砰直跳,再一次拿出拷機來看,卻沒有期待中的電話會拷或者留言,眼中不禁流露出一絲幽怨。
在電視上看到蕓睜組合拿下青歌賽冠軍,他就想要給李睜打個電話恭喜一下,又沒好意思打,生怕李睜問起《短發》的銷量。
而現在,《短發》驚艷到讓她都一種做夢感覺的強勢表現,她最想的就是第一時間和李睜分享,這首歌并非她獨具慧眼,而是李睜主動推薦給她的。
這個高大的陽光男孩,為她逆改了命運!
上午十一點打出去的電話,一個自稱是李睜同學的男生接的,說會盡快轉告李睜,可七個多小時過去了,李睜的回電卻遲遲沒有來。
......
李睜老時間到了師范學院那間聲樂教室,一上午,何靜蕓還是沒有出現。
中午的時候,他聯系了兩家唱片公司的制作人,下午,錯開時間在兩個不同的地點與兩人碰頭。
一家業內三線,新石器唱片,公司在隔壁單市,給蕓睜組合與李睜個人分別開出了條件,合約期兩年,唱片分成百分之七,其他走穴等收入,五五開,這個都一樣。
若是蕓睜組合簽約,首張單曲制作加宣傳,總費用不低于10萬,無論成績如何,三個月后上馬專輯,總費用不得于30萬。
而李睜個人的話,試水單曲總費用同樣不低于10萬,但要專輯立項,單曲成績必須半年內過5萬。
另一家是西江省三大唱片公司之一,辰夕唱片,公司就在南市,開出的條件為,合約期同樣兩年,唱片分成百分之六,其他走穴等收入,百分之四十六。
蕓睜組合的話,試水單曲總費用20萬,及格線一年內銷量7萬張,然后按照單曲成績,確定后續專輯的總費用,打底25萬。
要只是李睜個人,試水單曲總費用消減三成,也就是14萬,及格線一年內銷量6萬張,后續專輯總費用也是視單曲成績而定。
對于兩家開出的條件高低,李睜暫時不好判斷,畢竟對這個世界音樂圈歌手等級的合約標準不太了解,當場也不可能拍板,說回頭考慮考慮,一周內給予答復。
騎車回家的路上,李睜琢磨著要找個業內人士了解一下行情,自然而然想到了許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