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巖屋城過來的軍勢,明白是來支援自己的,勝尾城上下士氣更加高漲,隔空都能聽到那頭的山呼聲。
兩人的支援不僅給了勝尾城一計強心經,也是巖屋城毛利軍上下的關注焦點,在這喧囂的夜晚所有人都沒有心思睡覺了,紛紛站在城頭眺望遠行的火龍。
可是好景不長,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火龍即將行進到勝尾山腳時,排成一條蜿蜒火舌的火把出現了分散狀,好似銀河一般散開。
這樣的變化絕對是不符合常規的,由于勝尾城那邊的喊殺聲實在震天,一時讓人分辨不出是哪里出現了問題。
但是漸漸的,這只援軍的火把似有回退的跡象,一切都已經不言自明,他們遭受了島津家的截擊。
“可惡”事態發展到現在即便毛利輝元再裝逼他也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島津家不僅派人進攻白日被毛利家奪取的城池,更是派人在路上設下埋伏阻截毛利家可能的援軍。
毛利輝元雖然比不上自己的爺爺元就和父親隆元,但是畢竟受過標準的武家教育,從小又有兩位能力拔群的叔叔伏倒,不是那種容易被情緒操控的人。
盡管心中有諸多不甘,毛利輝元也知道現在天色太暗了,根本不知道島津家還會在哪里埋伏,繼續派出援兵的收益和風險不成正比。
于是他看向吉川元長下命令道“少輔次郎,你帶著本都徐徐前進,小心謹慎的將彌三郎和二郎三郎接回來。”
吉川元長在去年吉川元春去世后就繼任吉川家家督,領有出云國大部,石見國東部三郡和安藝國部分莊園,總知行18萬石領,是毛利家麾下最大的大名勢力。
吉川家在毛利家麾下經略山陰路,歷史上還包括伯耆半國,但是實際上出云國內有4成領地是毛利家直接賜予各個家臣的,只是讓他們聽從吉川元春經略罷了。
在原來的兩川體制下,這樣的負責制度使得毛利輝元對于原來的山陽、山陰兩道并沒有多少影響力。
歷史上吉川元春實際的領地在22萬石左右,但是他掌控的實力超過30萬石。
小早川隆景類似,負責支配備后一國、備中半國和伊予國內從屬的羈縻勢力,實際的知行僅有17萬石左右,但是掌控的力量接近30萬石,算上羈縻勢力超過50萬石。
換句話說根據歷史上的毛利家來看,毛利家102萬石的領地又超過一半都在兩川控制之下,這也是為么毛利輝元繼位之后竭力要對九州動兵的原因。
因為他對兩道實在插不上手,自己的實力在兩個叔叔面前沒有絕對的優勢,他迫切的想要在九州破局,增加自己實力的同時壓制叔父倆人一頭。
要知道毛利輝元進擊九州最活躍的時候,毛利家的實力都延伸到丹波、播磨了,兩川手中掌握的領地甚至超過了毛利家總實力的8成,這如何不讓輝元焦急呢
這樣是為什么在前年秀吉晉位關白后,在不損害毛利家對備后控制的前提下,將小早川隆景獨立時候毛利輝元并沒有表示抵觸的原因。
實際上在這個方案和兩人進行交流時候,抵觸最為激烈的是小早川隆景,或許他是真的關心毛利家吧,不想要毛利三家分離。
但是他的舉動在輝元看來就是想要繼續把控自己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