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便立原信久擊倒了真田信繁,周圍的人也沒有對他表示祝賀,甚至周圍嘻嘻索索調侃他的聲音不絕于耳。
但是在秀家卻不怎么看,在他看來立原信久明顯耍后面的招式要比特意耍槍要好的太多,很明顯后面使用雙棍以力奪人的招式更加附和他戰斗方式。
“看什么熱鬧,自己的事情都做完了嗎”秀家出言斥退走位看熱鬧的人群,將真田信繁和立原信久兩人叫回到自己身前。
真田信繁有些吃痛的揉著自己的胸口,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對于輸給立原信久其實并不是很服氣。
就連立原久綱都開口向秀家解釋道“源太兵衛過去是在蝦夷部落中生活的,從小學習的都是蝦夷人那套武藝,對我們的槍術才學了不久,技藝不是很好,讓殿下見效了。”
同時向秀家提議道“我看此局還是以源次郎為勝的好。”
秀家聽到立原久綱的提議,扭頭看向真田信繁問道“源次郎,你覺得立原師范的說法怎么樣啊”
真田信繁雖然對于立原久綱不是使用槍術戰勝自己不是很服氣,但是也很清楚,這不過是武器使用的不同罷了,到了戰場上自然是使用自身最趁手的兵器,所以他還是輸了。
于是他對著立原久綱回答道“輸了就是輸了,立原大人無需寬慰我,源太兵衛在兵法上的造詣確實比我要厲害的多。”
“好”對于真田信繁給出的這個回答秀家很滿意,在讓他下去休息一下后,又扭頭看向跪在中間的立原信久,向他問道“我看你前半場和后半場的戰法完全不同,我是信師范和我說你使槍不順手的說法的,那么你最善使用說明兵器呢”
立原信久聽到秀家的詢問,把頭抬起了看向秀家回答道“臣下并非不善使用長槍,只是更善使手斧罷了。
自我5歲開始使用手斧幫助家里分割獵物,11歲便跟隨生身父親和兄長用木槍在林地將捕獵,雖有用手斧近距離戰斗。
只是我們那邊使用的長槍多是突刺,以槍揮舞劈砍之式后來跟隨父親大人立原久綱學習的。”
“哦。是嗎我這里有一柄套管長槍,你且用你那邊的使用方式耍來看看。”
秀家聽到立原信久的回答,頓時來了興致,讓人將一柄自己差人打造的套筒式長槍取來,給其耍給自己觀看。
秀家自穿越以來,雖然對宇喜多家的戰斗模式進行了改革,但是一直沒有對當時足輕的戰斗兵器和模式進行改革。
原因很簡單,僅僅是普及長弓一項就花費頗多,想要再將足輕手中使用的三間半竹槍替換成硬木套裝長槍,這個花費更是巨大。
上一章說過,日本的槍由于一騎討的出現,點出了適合劈砍的薙刀的科技樹。
但是因為薙刀的制作方式頗為繁瑣,待戰國時期戰爭規模擴大之后,生產力更不上來,當時的人只能又撿起了塵封多年的“槍”給低級足輕和武士裝備。
但是這個時候已經被薙刀帶歪的挺裝科技樹,使得即便出現了長槍也是適合劈砍的長槍,日本戰國獨特的槍搇也由此應運而生。
找遍全世界也很難找到向日本軍隊這樣的,手握3米多長槍不去刺擊,而是選擇拍打的部隊的。
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槍搇所用的槍桿都是使用日本特有的茶桿竹作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