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秀家在看到會津空出來后的第一反應是把邊上的左竹家遷過去,不過秀家說的也對,會津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還是應該挪一個信得過的大名去過。
而且會津這個地方,需要幫忙協調東北各個大名之間的紛爭,需要很高的政治技巧,不是隨便一個無腦武將就可以按過去的。
而且會津此時的表高是40萬石,想要對其進行安置,那么大名的知行怎么都不應該少于20萬石,或者不能相差太遠,若是在加上置賜郡、信夫郡和尹達郡,那么這邊的知行恐怕會超過65萬石。
事實上這里百度百科有個問題,一直誤導了大家很多年,即會津領一直只有42萬石左右。
1591年奧州士置及大崎、九戶之亂后尹達政宗因為涉嫌扇動叛亂被迫割去了置賜郡、信夫郡和尹達郡三郡,作為補償給予大崎舊領,也就是秀家現在給出的安排范圍,知行表高變更為58萬石,后經檢地確認為65萬石。
而置賜郡、信夫郡和尹達郡三郡不知為何再次被賜予已經大幅加封16石42萬石的蒲生氏鄉,使其表高增加至68萬石。
之后經歷了15921593年的檢地,蒲生氏鄉的知行地是在68萬石的基礎上確認為表高91萬石的。
但是百度百科忽略了這個過程,直接寫了蒲生氏鄉轉封會津42萬石,后經檢地為91萬石,并因此鬧出了會津領地知行隱藏甚巨的烏龍出來。
要選擇大名安置會津,秀吉的第一反應是堀秀政,他受封大圣寺城16萬石,作為信長的老臣,能力看不太出眾,不過有著足夠的忠心,又有著足夠的中庸之道,讓其轉封會津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他很快嘆了口氣,打消了這個念頭,因此前幾日堀秀政突發急病,藥師已經束手無策說是就是這兩日了。堀秀政走后他的兒子堀秀治年紀還小,恐怕鎮不住場面。
他第二個想到的是三河岡崎城筒井定次,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筒井家作為大和土著,最重要的就是僧武合體的身份,將他們從大和挪到三河還算過得去,畢竟三河也算是佛教大本營了,將他們挪到會津神道教的地盤還是算了吧。
想著想著,秀吉突然有一種無人可用的茫然敢,本來蜂須賀正勝是最好的人選,可惜他在九州平定之后就撒手人寰,留下的蜂須賀家政忠心和能力都還算可以不過還需歷練。
如果這些譜代大名不能用的話,難道要用外樣嗎
外樣中確實有幾個比較合適的,比如九州筑前的蒲生氏鄉以及以及好像只有蒲生氏鄉合適了啊。
秀家看出了秀吉的苦惱,對著秀吉建議道“會津領因為會津山脈的緣故可以分為左右兩塊,若是一時難有合適的親近大名就封,我們將其一分為二,安排兩位大名就封您看如何”
說著他在地圖上,畫出大致的輪廓繼續說道“我想將陸奧南部依托山脈分成三個領國會津、巖代和磐城。
磐城領安置此前降服的巖城與相馬兩家,巖代和會津用以安置兩個20萬石左右的親近大名。”
秀吉看著秀家畫出了奧州南部分國圖,思慮了許久對著秀家問道“你覺得將于義丸轉封到巖代去怎么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