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岐阜10萬家被強行分割為兩個3040萬石的大名家,而原來的北之莊家被封為兩個分別是30萬石和100萬石的大大名家。
你說第一次朝戰勝利,你加封陣代大將秀次也就罷了,但是豐臣秀勝這個家伙朝鮮打的一塌湖涂,先是未見敵先潰,之后又是堅守開城一日而敗,憑什么可以從岡山1萬轉封去北之莊30萬啊
若是他的功勞有這么大的話,那秀家和秀貞哪個不得加封一個十幾二十萬的。
與之一樣的還有豐臣秀保,人都沒去朝鮮,憑什么從原來的和歌山萬石加封為10萬石大名
與家名實力此消彼長相比,秀貞更在意的是屬于其養父秀長家岐阜家的名頭被篡奪了。
他不敢去和秀吉發脾氣,此刻也見不到篡奪岐阜家家名的秀次,自然將氣全部撒在了實際操作這事兒上的石田三成身上了。
在座人對自己的態度如何石田三成自然是知道的,但是石田三成眼下卻已經不在乎了,他已經成了一個孤臣,只屬于秀吉的孤臣。
因此在宴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石田三成就主動向秀家和大名們告辭,回到秀家為其安排的屋敷中休息去了。
石田三成走后,大名們對他的不滿再也沒有顧忌,紛紛背著他口吐芬芳起來。
作為東道主的秀家自然是在一旁一直在勸和各家的關系的,但是也只是點到為止,有時候也會順著大名們的說法對三成表達一些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宴席上,秀家是帶著已經9歲的旭千代、昭壽丸和6歲的小八郎一同列席的。
最初秀家只是想要盡地主之誼的時候,向大名們介紹一下自己的兒子們,但是沒想到最后他們反而成了秀家要求各大名注意說話尺度的借口。
宴席散場之后,秀家與自己最年長的三個兒子回到黑白之間,他向三個兒子詢問道“今天的宴席吃得怎么樣你們可有什么感觸或者疑慮嗎”
身為嫡長子,同時也三人中最年幼、最受到寵溺的小八郎馬上開口說道“許久未吃得這樣的美食了,當真是多謝父親大人的款待,只是再次諸位叔伯的情緒似乎都不是很好。”
秀家看向小八郎問道“那么八郎覺得,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呢”
“似乎是在對那位石田治部不滿。”小八郎思考了片刻,奶聲奶氣的回答道。
秀家對著小八郎夸獎的兩句,這個問題到他這個年紀也就結束了。
秀家又看向連個稍稍年長的兒子問道“幾位大人口中的故事你們都聽了一些了,石田治部的反應你們也看到了,你們認為石田治部是他們口中的佞臣嗎”
昭壽丸先開口答復道“既然諸位大名都一致認為石田治部是佞臣,想來是不會錯的,畢竟諸位大人見過的人可比兒子多多了,看人看事有自己的判斷。”
秀家對昭壽丸的回答不是很滿意,他向孩子們詢問,是想要從他們的口中聽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昭壽丸這樣人云亦云。
但是也可以從他的回答中看出,這個孩子是比較單純的,將來已經是一個合格的鎮守大名,幫助小八郎鎮守這個天下。
他又將目光看向了旭千代,想要從他的口中聽到答桉。
迎著秀家的目光,旭千代思考了片刻說道“兒子沒有接觸過石田治部,不好作出評判。若是父親想要從兒子這邊得到答桉,請給兒子一點時間,讓兒子前去求證一下。”
聽到這個答復的秀家驚訝的看著自己面前這個現在最年長的孩子,對于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回答確實是已經的非常不錯了。
于是秀家又向其詢問道“那么你會怎么去求證呢”
旭千代答復道“孩兒會去找舅父尹達政衡、叔父豐臣秀貞他們求證一下,再詢問一下下面的武士們和平民們對石田治部的看法,聽一聽他的故事在做判斷。”
聽到這個回答的秀家點了點,但是心中對他的期盼卻降低了幾分,他向旭千代問道“你今日聽了諸位大名對石田治部的判斷難道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