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光福坐上了去往大隊的牛車,車上已經坐好了三男三女,都是年紀差不多的人,他們給劉光福的感覺就是沖滿了活力,
大隊長趕著牛車,一路走了接近三個多小時,才慢慢的走進了自己的村子,
王隊長:“這里是知青院,以后就是你們休息住宿的地方,明天我會到公社給你把糧食關系轉到這里。”
說完把他們交到老知青的手里,慢慢趕著牛車往牛棚那邊走去
老知青是個接近二十四五的糙漢子,來這里三四年了,天天做農活把自己弄得,跟這里人沒什么區別了。
老知青:“你們快進來,男同志跟我走,女同志跟春梅去,大家把行李放好,我們準備了接待宴,到時大家在認識一下。”
進了知青院,一排大瓦房,劉光福感覺還不錯,一個長長的大通鋪,
老知青:“你們以后就住這里,要柜子可以出錢,一塊錢在老木匠哪里買個簡單的柜子,在到供銷社買把鎖,好了大家趕緊收拾一起吃頓飯,從縣城來這里三四個小時你們應該都餓了。”
在知青院,一張大桌子,上門放著一碗碗野菜,還有幾十個窩窩頭,還是知道要來新的知青,大家上山去采的,準備了一天。
今天有幾個家里比較富裕的,看著這些東西沒什么胃口,回去吃家里準備的干糧了,劉光福在家一直吃的都是這些,所以非常感謝老知青們得照顧
劉光福:“感謝各位前輩同志,精心給我們準備了飯菜,我也才剛剛到這里,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教,以后要麻煩各位了,這里是我二哥給我的一點東西,大家一起吃不要嫌棄。”
劉光福自從劉光天分家后,劉光福的日子更加難過,在這里雖然艱苦,但他覺得無比的自由。
第二天在地里勞動著,雖然不會種莊稼但是他努力的學者,沒有一點磨洋工的樣子,大隊長看著他一直點頭,
到了晚上放工他手上全是水泡,他一點不覺得苦,反而心里很開心,這里的老知青,大隊長對自己的態度都很和善,不像劉海中自己做什么他都不順眼。
老知青:“以后會分組做飯,也可以自己做,這里有三百五十斤糧食,你們新來的同志一人五十斤大隊預支給你們得,以后在公分里面扣,你們可以跟大家搭伙一起吃,也可以單獨開小灶。”
劉光福選擇和大家一起,這樣好歹有個照顧,在家他就會做飯,所以今天他就跟著一個女同志一組,給大家做飯,他的表現大家很滿意,就怕遇到像其他幾個刺兒頭,什么都不會還這不合心意,哪里又太臟了的。
等他在這里待到了過年,沒有人給他寄來車費,知青院也冷冷清清的,老知青跟他說回城無望的時候,他萌生了在這里按個家的想法。
經過大隊長的介紹,他在這里上門娶了個媳婦,小兩口過著新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