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那顆大保健丸。”
任平生接過小巖頗帶出來的白色藥丸,雖然經過口腔唾液的浸蝕,表面已經有些磨損,但仍可以看出,這就是他們被搶走的那批印度泰瑞沙中的一片。
雖然沒有親臨現場,但通過小巖頗的轉述和細節分析,任平生已經基本弄清楚了整個事件。
很顯然,這就是莆仙系的又一個虛假治療騙局,“非小肺”病友群就是他們行騙的平臺,而這個鴻興招待所也是行騙場所之一。
騙子首先用“非小肺”病友群招攬有治病需求的人,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群主和群管理應該都是莆仙系的人扮演的,他們在病友群里營造一種等級森嚴的氣氛,并通過語錄和歌曲對群友進行洗腦。
這是第一層篩選,那些不適應“非小肺”氣氛的病友將被剔除,或者自動離群,能夠通過篩選留下的都是有望成為騙局目標的羔羊,讓騙子有的放矢,把時間精力放在容易受騙的羔羊身上。
騙子還發明了一個‘非小肺’生命大保健之旅和多階會員體系,目的就是通過階級的不同進一步篩選目標,而篩選的手段除了語錄洗腦之外,還引入了現場體驗環節。
這就是鴻興招待所的功能所在,騙子承包了這個外人很難進入、地方很難管理的場所,目的就在于隔離和封閉受害者的環境,讓他們無法接收外界信息,只能單方面接受騙子們的強化洗腦。
人是群體性動物,在封閉式的環境里,信息受到屏蔽,周邊又不斷重復著洗腦的內容,久而久之,就會促使個人去跟隨、模仿群體他人的行為動作,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群體無意識。
群體無意識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思維定勢,歷史上出現過的很多集體暴力、集體犯罪事件,都是群體無意識的后果。
而騙子最喜歡利用這一點,包括傳銷、保健品在內的各種騙局,都是利用群體無意識來反復洗腦,誘導受害者購買消費來牟利。
而莆仙系的騙局,針對的都是身患疾病或者以為自己患病的受騙者,他們由于患病的原因,對外界的防備更低,對權威的聲音更信服、更依賴。
在鴻興招待所這個環節里,出現了一個穿軍服的田教授,任平生可以百分百肯定此人是個偽裝軍人的行騙分子。
他身上掛著的那些頭銜,什么博導,什么專利持有人,都是莆仙系騙局常見的元素,但在那些經過第一層篩選的受騙者眼中,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權威光環。
通過田教授的現場授課,騙子們不但對二階學員進一步的洗腦,而且還以更深度的內容、更好的治療效果向學員推介三階學員,這些二階學員從網上被騙到鴻興招待所的過程中,應該已經花了不少錢,可以肯定的是,三階學員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代價,而騙子們也將賺得盆滿缽滿。
經過任平生的一番分析,這個網上線下相結合,洗腦、傳銷和詐騙手段一應俱全的莆仙系騙局已經浮出水面,要不是他們從事的勾當見不得陽光,真可謂是O2O、P2P、數字貨幣等互聯網新概念的先驅。
相比起遠古時期小廣告加江湖郎中式的游醫騙局,和日后搜索關鍵詞加過度醫療的坐醫騙局,任平生所見的這個騙局要更復雜些,也更隱蔽些。
包括病友群的管理,受騙者的篩選,保密口令的設置,多階會員的體系……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網,把大量受騙者網入其中,任其宰割。
但任平生卻看出,這個看起來十分完美的騙局里,其實還存在一個漏洞。
騙子花費那么多精力,通過層層篩選,把這些人騙到漢海后,肯定是要當做長期的羔羊慢慢宰殺,但他們的能力肯定是沒法治好癌癥的,這些病人吃了他們自制的“大保健丸”,又耽誤了正規治療,很快就會死去。
以往的莆仙系,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病人病發之前攜款逃跑,但在這個騙局里,讓病人快點死掉是不符合騙子的利益的。
所以,騙子要盡量保證病人不要太早死,最好在他們榨干病人最后一滴血后才死。
而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點的,只有任平生的仿制藥。
這就是他們為何要襲擊分銷商的原因所在,他們的目的不是對人,而是對藥。
聽完任平生的分析,林立松提議道。
“我們已經掌握了他們騙人的證據,只要找個合適的渠道交給警方,肯定可以將這些莆仙系的騙子一網打盡。”
這些日子的追蹤,讓林立松看透了莆仙系的勾當,他十分同情那些破財又丟命的受害者,十分痛恨這種利用他人健康牟利的騙子,他的建議也是普通人正義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