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平生而言,政府機關的人脈他已經有了,其他東西他也差不多,但他吃虧在這具軀體太年輕,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靠譜的印象。
所以任平生要找個人替自己出頭露面、聯系有關部門、處理相關人際往來的事宜,而這個人物又得獲得任平生的足夠信任,多方權衡之下,任平生覺得,自己的姑丈楊正和是最佳人選。
論形象,今年48歲的楊正和儀表堂堂,自帶一股知識分子的儒雅氣質,所受的教育及政府部門的工作經歷,讓他走到任何場合都容易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論能力,楊正和當年是浙大高材生,在經濟學與金融學上都有很深造詣,雖然仕途上并不順利,但私底下筆耕不輟,多篇論文和著作在業內取得很高的評價,在學者圈里也小有名氣;
論資歷,楊正和當年在浙大同一屆的同學里,不少都已經身居高位,尤其是在金融部門中出了好幾個副部級以上的高官,這都是他可以利用的人脈資源。
前世的楊正和之所以未能飛黃騰達,除了他個人的志向以外,也是缺乏合適的平臺與機遇,現在任平生手里不缺資源,平臺也給他搭建好了,楊正和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肯定能夠將“平生地產”管理好的。
任平生唯一擔憂的,是楊正和自己能否過得了知識分子那點敏感的自尊心那一關。
果不其然,當侄兒提出讓自己經商的建議后,楊正和的態度有些矛盾。
“平生,你說的地產開發,我是一竅不通的,公司管理我懂得理論,但沒有任何實踐經驗,恐怕......“
楊正和的顧慮,任平生早就想在前頭了,他寬解道:
“姑丈,國內房地產開發,本質上是金融信貸的一種延伸,從拿地、到建設、到開盤,所有過程中所需的資金都可以通過金融機構的融資來解決,這一點你應該很清楚。”
楊正和點點頭,他在銀監會工作多年,對金融業務十分熟稔,任平生的話一點都沒錯。
房地產雖然買的是地,賣的是房子,但其實開發商拿到土地后就可以抵押給銀行,用融來的資金進行建設,然后銀行在通過個人住房貸款把資金從購房者手中收回,開發商從中賺得的是地價與房價間的差價利潤,銀行賺得是貸款的利潤,政府賺的是土地出讓金,而所有一切的買單者,當然只有購房者一方。
在這一個流程中,房產開發商其實只是起到一個中間商的角色,真正決定房產市場興衰的是金融信貸。
“開發建設那方面不用你操心,我會請專業的人來做,你只要幫我管理好人和財,并處理好有關部門的聯絡就行了,姑丈你肯定沒問題的。”
任平生再三勸慰,楊正和還是有些猶豫,這時候,任雪萍的意見起了關鍵作用。
“正和,我們做了二十年夫妻了,后面幾十年還是一起走下去,我一向不干涉你的決定,今天我想說幾句。”
任雪萍的語氣跟往日一般溫婉柔和,但她的眼神中卻有一番難得的堅定。
“雪萍,你說,你說。”
楊正和很認真地看著妻子,這個與自己同床共枕多年的女人,不僅是他生活上的伴侶,也是他精神上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