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姑娘看上去大學畢業沒多久啊,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科長,背景肯定不一般......”
“就是,現在社會,沒有點后臺,怎么能輪到你露臉,怎么輪得到你提拔。”
這些人身攻擊和暗箭中傷,很快招來正義感爆棚的博友反擊。
“人家年輕貌美有能力,自然提拔得快,有什么好酸的。”
“自己沒本事,就喜歡貶低別人的努力,這是典型的Loser心態,這種心態的人永遠都不會成功的。”
“就算小姑娘有些背景,但是人家真的是在做實事、做好事,你們就不能用陽光點的心態看待別人嗎?”
雖然這些針鋒相對的觀點引起了一場爭論,但由于“紅馬甲”行動的站位實在太高,得到的博友支持也更多,相比之下,借此話題發揮的力量就微不足道了。
再加上“比心女孩”這個符號天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傳播力,再加上高媛媛的女性身份天然具備的受保護效果,所以攻擊者也不敢太過放肆,在熱心正義的博友面前,總是顯得理虧氣短。
同時,在任平生調整后的微博機制也起到了效果,新微博增加的評論和轉發的機制設計,讓那些攻擊者的言論無法大量傳播。
反對高媛媛那一派的微博數量少、增長低,在新微博的傳播機制下,無論是支持還是批評高媛媛的言論,大多會以評論的方式留在了原博主的微博下,而反對他們的博友又不會去轉發他們的言論,這些反高微博的傳播效應很快就被降低了,而支高微博的聲浪還在不斷地增長中。
在這種局面下,那些中傷和貶低高媛媛的言論迅速被蓋過,而頌揚和贊美高媛媛的力量得到充分施展,很快微博上都是一片支持和肯定高媛媛的言論。
所以,這場關于高媛媛身份的爭議很快以支持“比心女孩”的力量大獲全勝而告終,
那些被壓制聲音的用戶,雖然有些不爽,但也無可奈何。
此時全社會的輿論都在關注雪災,“紅馬甲”和“比心女孩”已經成為一種主旋律的元素,在這個時候與主旋律作對,必然會招來社會各界大量的攻擊,十分不明智。
因此,“紅馬甲”和“比心女孩”的照片在微博上快速傳播,讓只發過一張照片的@高媛媛這個賬號,瞬間也獲得了幾十萬的關注。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穿著“紅馬甲”的“比心女孩”,出乎意料地成為中文互聯網上最靚麗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