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任平生的斷言,江秋蓉臉上露出深思的神色,她轉動著手里的鋼筆,繼續發揮著她對金融產品的認識。
“MBS是個很有創意的發明,在實踐過程中也很完美。在這個過程中,銀行賺中間費用、管理費和利率差,有錢的投資人拿到穩定的投資收益,窮人貸款買到了房。偶爾有幾個人不還貸,因為房價一直在漲,銀行把房子收回拍賣了就好,銀行的風險控制得很好。”
任平生搖搖頭,接著道:
“不僅僅是MBS,而且還有CDO的推波助瀾。”
看到張溫梧又要發問了,江秋蓉很快做出解釋道:
“CDO擔保債券憑證,是一種債券類的金融衍生品。投資銀行將這些總價值超過百萬億量級的MBS收購并且分成不同的資產包。將不同的MBS混同在一起,將本金與本金組合,利息同利息組合,分成不同的金融產品,然后再出手,賺取利差。所謂的CDO,就是投資銀行打包以后再次組合后衍生出的債券產品。”
為了加大說服力,江秋蓉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拿起水筆在上面畫起了公式與示意圖,口中不斷道:
“比如說,現在有兩筆MBS,A的本金價值100元,利息收入為8元/年,B本金收入為200元,利息為22元/年,投資銀行以300元的價格將這些債券買入,本金部分做一個本金CDO(總值300元),以283的價格出售(相當于6%的年利率),利息部分再做一個利息CDO(總值30元),以25元價格出售(相當于20%的年利率)。”
“為什么本金CDO和利息CDO的利率相差這么大?”
張溫梧不解道:
“之所以本金利息的價格和利率不同,因為還款的時候先償還本金,所以利息部分安全性不如本金,風險更大的資產,就得付出更高的利率,才能吸引投資者去買,這是常識。”
江秋蓉像一個老師一般,很仔細地解釋著。
任平生雖然對CDO的本質有所了解,但他并沒有經過系統的金融知識訓練,所以這時候他也很感興趣地聽著江秋蓉的解釋。
江秋蓉一邊在白板上畫著數字,一邊道:
“這樣一個CDO,投資銀行總共用了300元買MBS,以308元賣出。一里一外就賺了8元,相當于2.67%的收益。別看這個收益不高,但是這2.67%的時間很短(一般來說是3-4周),那么年化的收益就是20%以上。“
”而且,假如投資銀行一開始用來買債券的300元全部是借的,短期的借款利率為1.3%(即年化利率15.6%),那么投資銀行就相當于無本套利了1.34%(即300元*1.34%=4元)。這個模式就是典型的金融衍生品杠桿交易模式。”
任平生輕輕地鼓掌表示贊賞,但他同時也點出:
“CDO的交易離不開評級機構的評級。“
江秋蓉聽到這么內行人的話,很有同感地點點頭道:
”金融衍生品的打包構成都很復雜,交易者一般都看不懂,他們買賣的憑據就是看評級,一般而言,公司的評級水平決定了利率水平,評級是什么比公司是誰還重要。這也為將相同評級的債券打包創造了條件。“
”而且,在市場上交易的CDO往往不是本金同本金打包,利率同利率打包一次這么簡單的。往往會打包多次。”
“比如說,上述的例子中,本金CDO在打包后以283元售出,可能有公司將這個資產包接下來,然后將這筆CDO的一部分打包到另一個CDO里面,也就是衍生品的衍生品。這樣也造成了監管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