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江秋蓉終于回過頭來了,她一臉驚詫地問道:
“你怎么知道?”
任平生笑而不語,他當然知道后世著名的“華爾街大空頭”約翰·保爾森的事跡。
在2007-2008年期間發生的系列危機之中,異軍突起保爾森基金成為了次貸危機中最大的贏家。2007年,保爾森基金在利用CDS做空次級貸款上賺了120億美元,2008年,保爾森基金又通過做空銀行賺了80億美元。保爾森基金在短短兩年內躋身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保爾森也力壓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和詹姆斯·西蒙斯成為“對沖基金第一人“。
但在這個時間點上,保爾森基金和約翰·保爾森的名字還不夠顯眼,除了資深的華爾街投行和對沖基金之外,大眾對這個“大空頭”還沒有太多認識。
任平生之所以能夠了解這么多,主要是因為前世曾經認真過次貸危機的一系列有關研究與書籍,所以對于次貸危機中的贏家了如指掌,對于這些贏家的手段也洞若觀火。
任平生這種故作玄虛的姿態江秋蓉已經很熟悉了,既然這個男人不講,必定有他的理由,江秋蓉不是凡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女人,懂得什么時候應該給男人留一些秘密,一味追問反而不佳。
所以任平生不說,江秋蓉也不繼續問下去,而是轉到她更關切的話題上。
“你既然很早就在研究次級貸和CDS了,為何不早點買入呢,現在不是有點晚了嗎?”
任平生苦笑了一下,江秋蓉這話問到他的心坎上了。
他從重生以來,一直都在關注美國市場的變化,當然知道這兩年是利用CDS做空次級貸市場的最佳良機,但想得到是一回事,懂得怎么操作是一回事,真正能夠把想法和操作落到實處又是另外一回事。
以任平生剛重生的2006年而言,SCapital已經開始買入CDS,保爾森基金也發現了CDS的奧秘,開始向投資者募集資金,但一直到2006年年底,保爾森基金一共才籌集了20億美金,這才開始建倉CDS。
這些利用CDS做空次級貸的基金有大有小,但最小的一家也是10億美元以上的體量。而其時的任平生還在辛辛苦苦地開辟湄空河航線,通過印度仿制藥才賺到人生第一個一千萬,根本連華爾街的入場券都拿不到,憑什么去做空次級貸。
就算到了2007年,任平生把身家和資本提升到了億萬級別,但距離華爾街對沖基金的體量還有很大差距,更別提他的資產絕大多數都在國內,在國內的外匯管制制度下,要想把資金轉移到美國,是需要非常費時和費力的事情,當時也沒有足夠的資本參與這場世紀大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