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便捷的時代,新聞事件傳播得比什么都快。
尤其是涉及人數多、老百姓關切的事件,在別有用心的媒體炒作下,很快就會形成一陣輿論風暴,被挾裹在其中的普通網友,大多數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僅僅憑借媒體給出的一鱗半爪,很難做出客觀的判斷,往往會被一些言論牽著鼻子走。
在國博園棚戶區所發生的這起事件,就給了這些媒體一個炒作的機會。
雖然在高維誠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棚戶區事件在12小時內得到妥善圓滿的解決,除了張偉妻子的意外死亡外,期間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所損害的財產也十分有限,整個事件都被限制在棚戶區的范圍,未對漢東新區的其他地方產生什么影響。
但這個事件畢竟已經發生了,又是發生在漢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里,所以,盡管漢東新區政府十分警惕,并在媒體宣傳上做了提前通氣,但還是有一些消息被傳了出去。
在漢海市開展“打黑除惡”專項行動的前幾天,某南方知名媒體在網絡版上刊登了該事件的有關報道。
在報道中,某個匿名的記者是這樣描述的:
“漢海國博園項目強拆引發眾怒,一名婦女在沖突中不治身亡。”
這個報道很好地體現了某些媒體的陰暗用心和春秋筆法。
它掐頭去尾地把事件中的某些要素提煉出來,用一些聳人聽聞的詞語寫到標題當中,讓人誤以為國博園的事件是因為強拆引起的,而且有人在警民沖突中受傷去世,這樣一來,便達到了吸引讀者眼球的目的。
但你真正點開標題往里看完,卻可以發現,報道的正文其實跟標題所描述的差距甚大,雖然描述上存在傾向性,但總體還是與事實保持了一致。
如果讀者沒有認真看完全文,或者只是匆匆看了個標題,那么這個標題所要傳達的意思,就已經在他的腦海里留下了印記,他們肯定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一切都是政府處理不當所造成的,而這個正是作者想要達到的目的。
雖然某南方媒體的動機頗為陰暗,但他們在技巧上卻很難挑得到毛病,而且選擇了網絡版來放出這篇報道,進可攻、退可守。
這篇報道出來后,果然在網絡上掀起了一些聲浪,有些心懷不軌的人物,借著這個機會詆毀和抹黑政府,把一場和平解決的事件,渲染成暴力沖突和流血事件,得到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的呼應,逐漸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風波。
而這股風波,也自然而然地席卷到了新興的社交媒體上來。
這些日子,微博上也涌現了許多有關此事的報道,包括南方媒體在微博上開設的機構大V號在內,一些向來鼓吹西方價值觀和自由化的媒體大V,紛紛響應和呼和起南方媒體的調子,由于微博的傳播特點與對象群體的一致性,導致這個事件的熱度被推到了一頂程度。
而這一切,自然也被微博的所有者,深諳社會媒體傳播規律的任平生看在眼里。
無論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坐視這件事按照南方媒體的傾向發展下去。
他必須出手了。
......
在漢海衛視播出那段新聞后的十分鐘,一個名叫“微博辟謠”的賬號誕生了,這個賬號是微博公司認證的藍V機構號,賬號的備注信息是這么寫的:微博官方辟謠賬號,接受微博用戶舉報。
舉報范圍:虛假信息(不存在的事實或張冠李戴信息,尤其是災難、求助等方面。);不準確信息(為了提高網友關注度,故意夸大、夸張事實真相。商家利用有獎活動騙取粉絲和轉發,被網友舉報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