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幾乎所有的類人型種族都把它們當做是最大的敵人。
言歸正傳,眼前的機甲雖然是小型機甲,但是也是楊宇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機甲。
而且,這臺機甲雖然不能飛,但是并不是想象中的靶子,雖然沒有能量護甲,但是本身較為靈活,而且護甲也是用特殊的k1碳鋼制造而成,對很多小型武器有著一定的防護能力。
所以,它的戰斗力相對現在的地面戰場,也是很強的。
而且,這臺小型戰斗機器人楊宇還給他配備了武器裝備,只是沒有裝上去而已。
看到自檢完畢的機甲,楊宇來到更衣間,穿上特殊材料所制作的防護服。
這件防護服是楊宇根據系統提供的技術所制作,面料強度很高,舒適度也很強,有一定的防彈能力,能防御小口徑槍支的射擊,只是只能用于地面機甲。
而且這套防護服配有一頂專門的頭盔,樣子倒是和普通摩托車頭盔差不多,不過防護能力就是天差地遠了。
這樣一套防護服,光是造價就要幾十萬。
帶上頭盔乘坐專門的升降臺,來到位于機甲胸部的駕駛艙。
進入駕駛艙,整個駕駛艙很小,只能乘坐一人的樣子,而且手部周圍全部被密密麻麻的按鈕占據,旁邊還有好幾個拉桿,腿部下面一邊有兩個踏板。
整個駕駛姿勢倒是很舒服,并不影響操作,很合理的運用了有限的空間。
駕駛臺的兩邊是兩個鑲嵌在上面的巨大屏幕,這也是特殊材質,并不會因為機甲的劇烈運動而損壞。
楊宇用安全帶固定好自己,按下操作臺上的啟動按鈕。
嗡....機甲發出一陣啟動聲。
然后位于前方的駕駛艙蓋緩緩合上,然后整個駕駛艙蓋亮起,顯示出機甲的前方視角,左右兩邊也紛紛亮起。
上方和前面偏下的地方也有一部分視角亮起。
正面屏幕上方OS系統快速自檢,然后在左上角顯示一排排滾動的各種數據。
“啟動成功!”
這時機甲身上的架子把機甲放下,然后展開。
看到屏幕上的提上,楊宇忍著激動的心情控制機器人向前一步。
整個地面都發出巨大的響聲,幸好是特殊處理過的地面,不然非得踏出好幾道裂痕不可。
不過等楊宇熟悉之后,應該能夠控制機甲踏出力量收斂,到時候只要是在相對合格的地面都不會造成很大的損傷。
接著楊宇開始操作機器人向著測試場走去,走出停機庫來到測試場,一路可以看到,其實不止有這臺機甲。
其他架子上很多地方都掛滿了機甲,只是那些機甲不是很完整,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缺少外殼。
不過看進度倒是差不多都建造完了,這是楊宇這一個多月制造的。
在完善的生產條件和充足的材料的情況下,除了楊宇現在駕駛的這臺外,還一口氣建造了二十臺機甲小型戰斗機甲,而且也制造了消防機甲和工程機甲各兩臺。
這些機甲楊宇光是材料就用了近十個億,平均每臺造價4000多萬。
要知道國產的重型坦克的造價過千萬,楊宇這個機甲的造價是其四倍左右,但還是很劃算的。
畢竟,戰斗力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至于為什么楊宇要造那么多,當然是楊宇打算把這些小型機甲出售給國家,當然楊宇會先試探一下,所以楊宇當初才會在掛電話前給鄭愛國說那番話。
來到測試場,楊宇操縱這這臺小型機甲開始在測試場上劇烈運動,時而奔跑、時而跳躍、時而翻滾把這臺機甲的各個性能都測試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