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載火箭,是指能夠將人制造的各種航天器推向太空的載具。
一般分為2-4級,用于把人造衛星、載人飛船、航天站、星際探測器等送入預定的軌道。
末級有儀器艙,內裝制導與控制系統、遙測系統和發射場安全系統。
有效載荷裝在儀器艙的上面,外面套有整流罩。它每一級都包括箭體結構、推進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級與級之間靠級間段連接。有效載荷裝在儀器艙的上面,外面套有整流罩。
世界上,對運載火箭的等級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般主要是根據火箭的推力、重量、直徑等因素來區分。
一般來說,1噸以下是微型,2-15噸是小型,15-50噸中型,50-100噸大型,100-150噸重型,150噸以上超重型或者巨型。
“黔中衛星發射中心”目前正在建造的火箭名叫‘星辰一號’,箭體直徑1.7米,箭體總長起飛重量21.56噸,起飛推力32噸。
該火箭是由零重力自主設計研制多級運載火箭,箭體共分三級,設計300公里內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不低于100公斤。
按照各項數據來劃分,完全足以達到中型運載火箭的標準。
‘星辰一號’運載火箭用的設計完全由楊宇親操刀,由公司的其他科研人員輔助而成。
因為技術都是現成的,從三個月前開始制造直到現在才終于接近完工。
為了充分利用‘星辰一號’僅有的這點運載能力,楊宇特意為他搭載了2個小型通訊衛星。
雖然來現場參觀的人都很好奇他們為什么能夠這樣不聲不響的就造出了自己的運載火箭,而且還是中型火箭。
但是也知道這是人家的商業秘密,所以并沒有過多的詢問。
走出制造區之后,崔興文的帶領下大家繼續參觀‘黔州衛星發射中心’的其他地方,但是顯然,所有人的心思都還是放在了即將完工的‘星辰一號’上面,并沒有多少心思繼續參觀。
在參觀完其他的區域之后,大家對‘黔州衛星發射中心’的實力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坐觀整個世界,‘黔州衛星發射中心’目前的規模也許是最小的那一批。
但是,各方面的實力不差分毫,甚至有些地方還更加強大。
“小楊,‘星辰一號’你們有沒有打算什么時候執行發射計劃?”
參觀完‘黔州衛星發射中心’的彭玉良沒有急著回去,而是在臨走前問楊宇‘星空一號’的發射計劃。
畢竟,這里所有人都知道‘星空一號’即將制造完成。
那么,下一步肯定是發射了。
聽到彭玉良這么問,大家都好奇的看向楊宇。
“彭老,按照目前的制造進度,‘星辰一號’15號左右就可以制造完成。”
“但是您也知道,我們“黔州衛星發射中心”緯度較高,而我們”星辰一號”這次發射搭載的是小軌道傾角的通訊衛星,對發射條件的要求只會更高。”
“按照近期的天氣情況來說,發射的窗口期應該會在下個月,我們暫時的計劃是下月5月3日進行首次發射。”
“恩...雖然都是向外太空發射,但小軌道傾角的通訊衛星的發射要求確實比較高。”
認真分析楊宇說的話,彭玉良接著說道:”那么按照先前商議的規定,你們首次的發射任務除了需要向上申請窗口期發射以外,整個發射過程需要國家航天局的技術人員共同協助”
“好的,我們一定會遵守相關規定,到時候還要麻煩航天局的同志們多指教”
沒有什么想法,這些都在楊宇的預料之內。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在哪個國家內,對空域的管控都是非常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