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的”星辰一號”體型很小,但我們的回收技術完全是按照各級別型號火箭而設計的通用型技術。”
“而且,我們公司的火箭回收技術和其他回收技術有一些小小的區別,我們的理念更加先進。”
“除了必要的轉向輔助推進技術以外,‘星辰一號’上還加裝了最先進飛控OS,同時,在箭體兩側還加上一對由新型材料特質而成的輔助翼。”
“該輔助翼主要是用做快速調整飛行狀態,及時穩定飛行姿態,對方向進行調整。當然,也能減緩一部分下降速度。”
“輔助翼在發射之前是折疊層在箭體表面的凹槽里面,并不影響飛行速度。”
“當箭體分離的時候,輔助翼表面的護板打開,輔助翼從折疊狀態迅速展開。”
....
“而輔助翼的制造材料是由我們最新研制的超級碳陶瓷金屬,有這重量輕、強度高、抗高溫等優點。”
“除了作為輔助翼,‘星辰一號’的箭體外殼大部分都是用這種材料打造,大大減輕了火箭的整體重量。”
“同時,當箭體在大氣層的速度過高而引起的高溫也不用操心,只要箭體成功回收,只需稍加檢修,就可以立馬投入下一次發射任務。”
楊宇說完,直播間的觀眾立即送上各種彈幕。
【666】
【666】
【喔嚓...牛皮!】
【沒文化的我,只能大喊喔.操...】
【厲害啊!】
旁邊的彭玉良雖然今天是在監督發射任務的,也知道楊宇們打算同時測試回收系統,但是對于回收系統的具體信息并不了解。
在旁邊聽到楊宇所說的,也控制不住表現出驚訝的表情。
但是現在楊宇在忙,火箭的發射還沒有結束,所以只好安耐住心中的好奇,等發射結束在細談。
“好了,大家請看,第一級箭體已經來到預定位置,正在使用助推器和輔助傘進行減速和微調。”
“這一切都是系統自動控制的,沒有任何人工進行控制,只需要算剩余燃料能夠到達的大致距離,在這段距離以內安放好一個信號標,就可以實現回收。”
楊宇說完的同時,第一級火箭也穩穩的落在回收點。
第一級箭體的順利回收,讓所有人都再次歡呼起來。
連楊宇都控制不住跟著慶祝起來,盡管他一直認為成功是必然的結果,但這樣的情景還是控制讓人忍不住加入其中。
今天在場的所有人、直播間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已經歡呼好了好幾次了,而這都是因為發射過程中的一次次驚喜和驚訝所導致。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壞事,楊宇巴不得多來幾次....
“好了,‘星辰一號’的任務還在繼續.....報告‘星辰一號’的飛行狀態。”彭玉良最先回復過來提醒大家到。
“星辰一號姿態完美,高度90公里,速度7.8公里每秒,即將突破大氣層。”
..
“‘星辰一號’速度突破已達第一宇宙速度”
“星辰一號突破大氣層,進入太空。”
“整流罩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