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所有勘探人員分成兩隊,一隊由楊宇帶隊勘探,一隊則是有謝剛帶隊,分別帶著兩臺大型的鉆探設備前往情況不明的地面進行鉆探。
還好,這樣的地方并不是太多,基地選址的這幾個預選地點中也只存在十幾個這樣的地方。
在經過幾個小時的鉆探之后,終于探測清楚情況。
總體來說,情況還是很不錯的。
最后,月球基地的選址終于定下,位置就在‘精衛號’西邊幾百米的地方。
不過鉆探過程中,發現的情況地方倒是給在場所有人一個巨大的驚喜。
那些情況不明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一些高品質稀有礦脈。
其中還有一個巨大的鈦礦、以及一個大型的稀土礦脈。
稀土就不說了,我國是世界占有率一直在世界第一,所以雖然也很重要,但是暫時來說還夠用,也可以出口。
但是鈦礦可是全國一直稀缺的資源,雖然我們也有鈦礦,但是主要是鈦鐵礦的原生礦,產量并不高,每年還要大量的進口。
鈦礦,是冶煉鈦金屬的重要原料.鈦金屬重量輕強度高、屬于稀有金屬,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醫學、機械等領域。
現在才剛登月,馬上就發現了這種無比重要的礦藏,可見這月球資源之豐厚。
怪不得那么多人向往月球,每年全世界無數國家投資無數研發航天技術。
雖然發展航天是未來趨勢,登月具有一種無上的意義,但恐怕真正的原因是這些資源罷了。
選址結束,彭玉良安排航天員們各司其職,開始把設備和材料搬到建設月球基地的位置,準備組建月球基地。
而他和楊宇來到艦橋,隨后立馬向上級報告這一好消息。
上面接到消息之后,非常的高興,不過并沒有讓他們馬上開采資源,而是讓他們抓緊組裝月球基地,并開始其他科研探測和研究。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月球的人手太少了,沒有冶煉設備和采礦設備的話,效率太低不說,采才的礦運回來的成本遠遠比不上在這邊冶煉好運回來的高。
所以,最終上面決定等下一批登月的時候再運送設備過來開采和冶煉。
不過這樣的效率也不高,就算礦采出來了,運回來也是個大問題,太多了,以一艘‘精衛號’的效率實在太慢,一次才能運輸僅僅一千多噸。
而且,就算是拆了生活設備和實驗設備,一次運輸的資源最多也才僅僅幾千噸罷了。
要知道,全國每年的鈦礦產量足足有幾百萬噸,就算是冶煉出來的成品鈦也有好幾十萬噸,光靠‘精衛號’,就算每天一班也要好幾年的運力才比得上國內一年,簡直是杯水車薪。
何況,就算冶煉設備和開采設備紛紛到位,以目前的情況來說,也可能每天運幾千噸成品鈦。
要么是做夢,要么就是想屁吃。
最終,上面大手一揮,居然一下撥款兩萬億,向楊宇下了一個龐大的訂單,以600億一艘的價格訂購30艘運輸艦以及兩艘科研艦。
當然,肯定都是自帶一些武裝力量的武裝運輸艦和武裝科研艦。
最后,雙方達成口頭上的合作協議,只等楊宇回去之后就立馬簽約。
而楊宇也承諾在兩年之內交貨,并保證交貨結束之后可以把技術共享給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