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誰叫人家提醒龐大的,300多米的寬度,在重力區域的直徑更也是達到了300以上。
這代表著,用更滿的旋轉速度,達到同樣的重力效果。
就連楊宇的三級系統解鎖的飛船也是這種方式實現的重力系統。
別看小說中說的重力反重力很容易,其實如果要真的無中生有實現重力,而不是旋轉重力的話,比實現可控核聚變還要難。
不過,這一切等楊宇四級技術解鎖之后,估計就可以真正意義上的實現重力反重力吧。
把飛船交接給國家之后,楊宇并沒有馬上參與到飛船的研究工作中。
而是又拷貝了一份外星飛船的數據硬盤回到了‘精衛號’上自己的科研實驗室當中。
至于原數據,當然是交給國家啦。
當然,這也是楊宇的一種打算。
如果和國家的研究院一點點的分析破解的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要知道,楊宇的三級技術馬上就要解鎖了,他可沒那么多時間在這里浪費。
所以楊宇才以習慣單獨研究的借口把數據拿回來。
在楊宇看來,如果破解系統破解的數據內容以免沒有發現威脅到藍星的內容。
那么,就可以晚個一兩年再把破解內容報上去。
但,如果飛船數據里面發現威脅到藍星的內容的話,那么也好提前做準備。
到時候再根據自己是否可以解決的情況決定是否報告上去。
回道‘精衛號’上的科研實驗室中,楊宇找來了飛船上自帶的備用數據服務器和硬盤。
單獨連接上實驗室的電腦,斷開飛船的網絡連接,再把外星飛船的數據和破解系統導入到上面。
由于數據過大,就算是系統提供的破解系統功能強大,還是花了半個多小時才解析完成。
最后,飛船的數據呈現出,數據以及視頻兩種方式。
數據上面,楊宇發現大部分內容都是飛船從首航一直到墜落之前的航行數據。
比如發現上面啊,坐標上面啊的一系列飛船的自己記錄。
剩下的就是一些船員的工作記錄,執行任務的一些記錄等等。
這當中,提到過一個叫做‘無妄之域’的地方,這艘飛船從首航一直到墜落之前,總共去了這個地方好幾百次。
而數據中提到這個地名就有好幾萬次。
最后,經過分析,楊宇覺得他猜測的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叫‘無妄之域’的地方,應該就是系統所提到的那種三不管地帶。
那么,這艘飛船應該就是在那里建造并賣給這艘飛船的主人。
那么,這艘飛船的主人,應該就是海盜、或者雇傭兵之類的人。
至于殺手或者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的概率就小很多,畢竟殺手基本上都是獨立,如果有那么大的團隊就不叫殺手了,而是雇傭兵。
至于那些失去家園的喪家之犬,基本上都是一些窮鬼,也買不起這種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