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從破解外星人數據中找到外星飛船墜落月球的始末之后,為避免有所遺漏,楊宇又繼續查看剩余的數據。一直到2021年7月20日這天才終于看完。
果然,后面的都是些沒有營養的內容,并沒有什么重大的發現。
不過,這次的發現有前面那些就已經夠了。
這些發現不僅僅從數據中發現了外星飛船的來歷,還確認了目前人類在銀河系的局勢并沒有那么危險。
這也讓他楊宇原本在發現外星飛船后緊張的心情緩緩平復。
雖然楊宇并未告知其他人破解外星數據之后的內容,但也沒有讓太多的人感到什么危機。
盡管一開始,他們發現外星人的飛船和死去的那些外星人的時候可能會有危機感。
不過,大家都是比較理智的,過后想到如果真有來自未知文明的威脅。
那么就算外星人因為科技原因一直沒有讓藍星發現,但也不會對現在這樣的情況束手不管。
而且,大家都不會天真的覺得外星人都是友好的。
如果真的有針對藍星的危機的話,估計早就對藍星下手了。
畢竟,不說現在,如果人類是外星人的話,根本不可能放任這幾年人類這樣突飛猛進。
更不可能放任這么一大艘飛船在這里給人類發現。
此時過后,楊宇打算回藍星了。
從登月到現在,他們已經來到月球一個多月了。
說真的,盡管每天都有鍛煉,但是畢竟月球的重力僅僅只有6分之1的藍星重力。
就算是楊宇經過強化的身體,這么長時間也已經感覺有些稍稍吃不消。
何況,在月球如果要保持身體的骨質情況的話,每天最少鍛煉6小時。
楊宇這段時間一直一來,為了找到外星人的來歷,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最多每天鍛煉兩小時,這遠遠不夠。
就算時不時的‘精衛號’會飛上太空,但是對于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室的楊宇來說,精衛好上面的重力艙這段時間對他的作用并沒有那么大。
沒辦法,在所有外星人數據查看完畢之后,楊宇提出返航的想法。
對此,彭玉良他們當然沒有什么意見。
盡管他們也很想在這里繼續做科研,繼續破解外星飛船上的技術。
但,這段時間以來連楊宇都感覺到吃不消,何況是他們這些年紀更大,強化的更少的人?
最后,上面決定,第一批前來的航天員以及資源的武裝部隊,于2021年7月22日下午從月球返航藍星修整。
而后面來的那些科研人員則等下一批前來輪換的科研人員到來之后再回歸。
當然,這次回去的這批人里面,除了零重力的航天員以外,國家的那些科研人員和武裝部隊將會在修整好之后繼續參與到新一輪的輪換任務。
話不多說,國家方面怎么安排是他們的事,楊宇并不想插手,相信他們肯定會有一個周密的計劃。
而且楊宇知道,如果他們遇到無法搞定的事情自然會找到他的,這點不用擔心。
至于飛船上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的破解工作,等下次來的時再開始。
雖然這次回去的人很多,航天科研人員加上武裝人員一共有將近兩百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