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小行星帶的小行星動不動就是幾百萬噸、幾千萬噸、上億噸。
以這兩種飛船的動力完全達不到要求。
就拿和‘精衛號’同級別的二級貨運飛船來說。
就算是在外太空的無重力環境下,最多也就可以把幾十萬噸拖動起來,并加速到預定速度。
至于幾百萬噸的小行星,雖然也可以拖動,但以那種速度從小行星帶拖這么個小行星,都不知道要用多少年。
而如果要建造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主軸的話,最起碼也是要用到幾百萬噸的小行星來冶煉。
要知道,幾百萬噸的小行星冶煉出來的金屬最多也就幾十萬噸而已,而且還是那種含金屬量非常多的才行。
而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長達6.2公里的主軸,最起碼也要用八十萬噸的金屬才能達標。
不過,這些也難不倒楊宇。
在知道可以用這種方法之后,楊宇立馬把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的建造進度降了下來。
隨后把自己的想法報告給上面。
得到同意和支持之后,楊宇立馬開始設計拖動小行星的飛船。
由于只需要考慮船員的生活區間以及龐大的動力系統。
所以完全可以把更大的空間用于動力系統。
最后,楊宇設計出來的拖運飛船被楊宇稱之為‘蠻牛’。
顧名思義,這個飛船就像牛一樣,只知道使用蠻力。
除了很基礎的武裝系統之外和船員的生活小型重力區間之外,飛船的70%都被用來建造成引擎和能源系統。
蠻牛號的能源是小型核裂變反應堆,占據飛船的20%的范圍。
動力部分由8發大型粒子噴射引擎組成,占據飛船50%的范圍。
這種大型粒子噴射引擎是三級科技解鎖之后才出現的,是用于中級文明遠航飛船的輔助引擎。
這種輔助引擎制造難度不高,遠遠比不上中級文明遠航飛船的主引擎。
雖然,蠻牛號的體型達到了300多米長,寬67米,盡管用的較輕的新型材料,但是有3萬多噸的重量。
不過,就算是這樣,動力也完全足夠,甚至可以說完全超出了這個體型的飛船該有的動力。
不過倒是正好用于現在這樣的情況。
8發大型粒子噴射引擎,在外太空完全可以拖動500萬噸—1000萬噸的小行星達到預定速度而不至于解體。
雖然看起來比較畸形,但是管用就行。
至于用上中級文明遠航飛船主引擎,就算造的出來,目前也沒有核聚變來驅動不是。
何況,主引擎的體型太大了,光是直徑就比蠻牛號寬的多。
方案定下來之后,零重力就立馬開始建造。
經過幾個月的緊急建造,終于建好了。楊宇聽到這個消息自然高興。
要知道,為了等這個飛船出發去小行星拖小行星回來生產主軸。
不管是國家的還是零重力的的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的建造進度都被降了下來。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從小行星成功拖回帶有資源的小行星,就可以立馬加快建造進度。
而且,對于未來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好處。
相信,再過幾年,有了這種優勢,藍星外太空會更加的繁榮。
想現在建造的這種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也會越來越多。
“賀總,上面對接工作完成了沒有?”楊宇接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