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兩人換號機師服,各自進入機甲內部待命。
....
不一會兒,蠻牛號來到一顆不規則小行星旁。
“張隊、方隊,探測完成,光譜數據分析,和先前的數據偏差不大,鐵礦物質含量占64.3%左右的含量、銅7.9%、鋁4.2%、銀3.8%、水6.7%。”小張說道。
“真是太好了,下令,李凱旋、劉勇立即出擊,進一步確認小行星數據。”張軍高興的大手一揮命令道。
“是!”傳令員應道。
“通知,請李凱旋機師、劉勇機師出擊,其他工作人員做好配合工作。”
“通知,請李凱旋機師、劉勇機師出擊,其他工作人員做好配合工作。”
...
“喲,你的嘴開過光啊!這么靈,回頭借我用用。”李凱旋嘴角一翹說道。
“滾粗,什么叫借你用用,我取向可是正常的,你可別惡心我。”劉勇打了個冷戰,一臉嫌棄的回道。
“額...我不是這個意...”李凱旋剛想解釋,耳機里傳來張軍的聲音。
“你們兩個再廢話,看我怎么收拾你們。趕緊的,出發。”
李凱旋:“....”
劉勇:“....”
很快,兩臺機甲被傳送到一條三十來米左右的彈射通道內,隨后迅速從通道彈射而出。
緊接著,兩臺機甲在靠近隕石之后左右分開,分別來到小行星的兩端,隨后把兩根探測設備插進小行星內部。
這個設備是用來探測小行星內部結構的,精確度非常高,遠遠比雷達更加精確。
雖然雷達探測的數據已經可以八九不離十了,但是實際上,考慮到小行星情況復雜,也許會有一些干擾。
所以出發前楊宇強調過,必須用這種儀器最后再探測一番才行,免得出現那種小行星有未知干擾源導致探測數據偏差過大。
到時候就白跑了。
很快,兩臺機甲在小行星上上下前后左右各插入了一根儀器。
緊接著,蠻牛號上面開啟儀器探測。
隨即,儀器上爆發出一陣神秘的藍色光波。
“唔...這光波探測器第一次實踐,還真好用。”小張感慨道。
“是啊,可惜暫時沒法單項傳輸,必須有接收端,不然作為飛船的雷達就更好了。”方祥一臉遺憾的說道。
“聽說楊總已經在加強了,以楊總的智慧,我相信這一天很快就來到的。”小張一臉崇拜的說道。
“是啊!”方祥贊同道。
公司的人都知道,要不是楊宇真的很聰明,不然也不會在短短十來年就把公司發展成這樣。
而且,還帶動了整個藍星的科技發展,不可謂不強。
在大多數人看來,也許有些事情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對于楊宇來說,只是時間問題。
可以這么說,零重力的科研人員對于楊宇已經到達了盲目崇拜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