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尾巴,則是因為飛船的速度太快,再加上行進的方向距離太陽越來越近。
由于太陽輻射壓和太陽風對小行星的共同作用,所產生的離子尾。離子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完全指向朝向太陽相反的方向。
并不是飛船的引擎粒子流,畢竟,太空中沒有重力,飛船加速到一定速度之后早就把主引擎給關閉了,依靠慣性來飛行。
盡管蠻牛號長度也有300米出頭,寬60多米,但是相對后方直徑近600米的小行星來說,雖然長度也有對方的一半。
但就體型來說僅僅只有幾十分之一,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這樣的場景,從遠處看,還是很壯觀的。
“老方,我們大概什么時候到達。”艦橋,張軍問身邊的方祥道。
“老張,再過兩天我們就可以回道藍星軌道了。”方祥說道。
“出來一個多月了,著實想念藍星。”張軍感慨道。
“確切的說,從出發一直到現在,我們總共歷時37天。”方祥糾正道。
“切...我知道是37天,這不還是一個多月嘛!”張軍道。
“話說,要不是這次運氣好,估計還得耽擱幾天。”張軍又道。
“是啊!不過,等蠻牛號下次回來的時候就可以拖動700萬噸到800萬噸的小行星了,這樣的小行星這次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的,下次就好過多了。”方祥道。
“是啊,有過一次經驗,下次會好很多,回去之后,先好好休養調整一段時間,到時候我們再來走一遭。”張軍道。
“是啊!這次的隕石回去冶煉的話,大概可以得到80萬噸左右的金屬,正好夠兩個巨型空間站的主軸所用。這樣我們也能修養,而不是立馬回來。”
確實,目前他們這批人,以及這艘飛船都是獨一份,短期內不只是,蠻牛號不能換,就是這批人都不能換。
不過,這次回去之后正面了這個方案可行,新的飛船就會加緊制造,人員也會開始選拔。
別看,主軸的材料倒是夠用了,但是以后的發展肯定離不開小行星帶。
畢竟這里獲取資源科比月球上來的快多了,再加上拿到太空中加工更加方便。
所以,以后大概除了月球穩定輸出的稀有資源,剩下的資源都會從小行星帶獲取。
而且,隨著時間的演變,如果楊宇他們開放蠻牛號托運船的購買權限,那么還真的有可能演變出一種新的職業,專門在小行星帶挖礦的。
這種可能性非常之大,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這種二級拖船,對于以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既然確認了外星人的存在,就算是知道這些外星人來自一萬光年。
但是,也不能保證人家運氣好發現蟲洞,然后順著蟲洞過來。
何況,就算是沒發現,也不能保證太陽系附近星系是否有可以遠航的星際文明。
為了快速發展,適當的肯定會解除一些權限。
畢竟,再怎么說,都是藍星人類,只要把主動權把我在自己的手中,共同發展外太空也沒什么。
何況,出售飛船什么的,肯定會有一些防護手段,不至于被破解,牢牢的把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行。
“張隊,已到達預定減速帶,飛船將會自動按照原計劃開始減速。”負責飛船航線的小王說道。
“恩..按照原計劃進行減速,不用干預。”張軍
“是!”
“啟動減速引擎,開始第一階段減速。”
“蠻牛號上舵300,錯開小行星。”
只見太空中,蠻牛前方的減速引擎啟動,蠻牛號開始減速。
同時蠻牛號距離后方小行星越來越近。
不過,蠻牛號的下方引擎開始引擎,蠻牛號快速錯開小行星,繞到了小行星的后面。
當然,這么快的速度,蠻牛號掉不了頭。
所以,蠻牛號來到小行星后面的時候,所有的新型碳纖維晶體拖繩的方向也跟著調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