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后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眾將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余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魯肅派遣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寧的后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扎營,這個地方后來稱為“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25]協議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26]
魯肅等人希望維持孫劉聯盟,而呂蒙卻秘密地對孫權說:“關羽君臣狡詐,反復無常。關羽之所以不敢東進,是因為您有呂蒙這樣的人。我等一旦戰死,您如何抵擋關羽?”但孫權依然渴望北上進軍徐州。呂蒙反對道:“北方地勢陸通,驍騎所騁。不如消滅關羽,全據長江。”孫權贊賞呂蒙。[27]但孫權并沒有施行呂蒙的計劃,而是調集了東吳全境的兵馬進攻合肥,以至于合肥之戰的東吳兵力[28-29]明顯超過了赤壁之戰的東吳兵力[30](208年,東吳軍隊兵分三路:孫權一路、張昭一路、周瑜一路。其中,僅有周瑜一路是在赤壁)。而關羽在此期間,一直遵守湘水劃界的協定,沒有趁虛進攻東吳。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呂蒙接替魯肅鎮守陸口,在表面上,呂蒙對關羽倍加殷勤、廣施恩厚。[27]但在暗地里,呂蒙依然渴望著攻殺關羽。
威震華夏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31]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將軍,討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內的軍民苦不堪言。已經降曹20年的宛城百姓們最終被曹仁逼反,宛城守將侯音與衛開與吏民共同反曹,與關羽聯合。[32-33]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將侯音斬殺,并屠城。[34-3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爭漢中,魏將夏侯淵被劉備大將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爭漢中,劉備據守,趙云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只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明代商喜所作《關羽擒將圖》
明代商喜所作《關羽擒將圖》(2張)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后將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后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號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只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后,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36-37]
而后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38]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將龐德射傷了額頭。[39]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后,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40]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41],曹仁命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42]此后,開始連下起了十余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后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將,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43]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4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號,為關羽的支黨。[45]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46]。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47]
敗走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