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劉禪:云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
姜維:云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
陳壽:①黃忠、趙云強摯壯猛,并作爪牙,其灌(灌嬰)、滕(夏侯嬰)之徒歟;[38]②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云,俱以忠勇稱。[39]
楊戲:征南(趙云)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39]
唐
大唐平百濟國碑銘
大唐平百濟國碑銘
《舊唐書·薛登傳》:至如武藝,則趙云雖勇,資諸葛之指捴;周勃雖雄,乏陳平之計略。若使樊噲居蕭何之任,必失指縱之機;使蕭何入戲下之軍,亦無免主之效。斗將長于摧鋒,謀將審于料事。[40]
《大唐平百濟國碑銘》:標秀氣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韓而高視,趙云一身之膽,勇冠三軍;關羽萬人之敵,聲雄百代。捐軀殉國之志,冒流鏑而逾堅;輕生重義之(闕四字)而難(闕一字)心懸水鏡,鬼神無以蔽其形;質過松筠,風霜不能改其色。[41]
宋
蕭常《蕭氏續后漢書》:云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舍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納趙范之兄嫂,以遠同姓之嫌,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
朱黼《三國六朝五代紀年總辨》(論趙云伐吳之諫):可謂深切著明。知天下大體矣。[42]
陳造《江湖長翁集》(論漢水之謀):皆可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謂出死入生轉敗為功者。[43]
元
郝經《續后漢書》:云忠繾綣御侮。始終不渝。為漢爪士。功烈志膽。曹樊之儔。云尤識慮經遠。壯而不疏。每進忠益。輒中幾會。[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