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
2015年5月13日,周二,陽光和煦。
魔都郊區一座半新不舊的小區的其中一間出租房內。
范寧起了個大早,去附近的菜市場稍稍采購了一番,剛剛回來把一些新鮮的菜都處理好。
今天是范寧25歲的生日,他打算給自己過一個‘一個人的生日’。
于是買了兩只最愛吃的螃蟹,趁還活著,趕緊放鍋里蒸起來。
其他的也就趕上超市打折買了一塊牛排,他也不懂什么等級不等級的,只要新鮮便也不嫌,放在了冰箱,等中午的時候煎一下,切成塊,一口一塊的想想也挺美的。
當然,一個人過嘛,少不了要來點小酒,便狠狠心順手買了瓶60多的長城干紅,等到中午就著兩道“大菜”,喝它一個寂寞難耐。
范寧是會稽明州人,從小表現的有點早熟,也就不怎么用家里的大人管,上學讀書從來沒讓家人操心過。
雖然不是那種隨便學學就能考高分的學霸,但當年高考的時候,說不得是祖上顯靈,如有神助般考了個高分,秉承著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志向,毅然決然報了魔都的東華大學。
之后畢業也沒選擇回家,就留在了魔都,一晃眼連帶上學、畢業、工作就這么6年過去,一想起來恍如隔世。
范寧在水槽里洗干凈手,隨意甩了甩,抽了兩張紙巾擦干,扔到垃圾桶里,轉身去了客廳。
客廳不大,一左一右放了兩張單人沙發,中間隔了張3人座的長沙發。
他徑直走到自己那張單人座前,一屁股坐下來,找了個舒服點的姿勢攤著,目無焦距的發起了呆。
說起來老范家談不上窮。
人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做為沿海市民,范爸靠著鼓搗海鮮生意,近幾年來年收入也有個三四十萬,范媽雖然在有了范寧之后轉行做起了家庭婦女,但一家人基本上吃喝不愁,甚至小日子過的還很安逸。
只是孩子大了,總要談婚論嫁的。
所以范爸范媽湊吧湊吧身家,在明州老家的新區給范寧買了套120平的婚房,等未來做完裝修,說不定還能有余錢再買輛二三十萬的車,辦個花費一二十萬的婚禮。
如果范寧愿意回去的話,在范爸范媽的遮蔽下,未來的小日子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范寧出來上了四年大學,又在魔都堅持了兩年,六年來從躊躇滿志到現在的心灰意冷,他的斗志已經只夠他攤在沙發上發呆了。
事實上他已經準備在過完這個寂寞的生日之后就回老家,去過自己的小日子,至于曾經的理想,嗯……去它媽媽的吧……
正頹廢間,另一個房間的房門猛地被打開,還沒人影呢一個口音濃重的聲音先就出來了:“誒喲臥槽,這是大螃蟹呢吧,這嘎嘎香的。”
范寧一激靈,趕緊從沙發里站起身,快步跑到廚房關了火,拿起鍋蓋瞅了瞅,還好,火候及時,兩螃蟹都沒烤焦。
海鮮的香氣四溢間,范寧轉頭一瞧,迎面撞上一團黑影。
好家伙,范寧自己個頭也不矮了,185的身高,見人一般最多也就是平視。而眼前這貨,少說了至少兩米起步,范寧還得抬頭才能和他對上眼。
“今兒怎么這么早就起了?”
“這不周五了嘛,今天也沒訓練,和朋友約好了出去玩玩,晚上不定能回的來。誒,我說偉哥,你今天不上班?”
范寧挑挑眉,深吸口氣,暗自告誡自己孩子還小,不能打,關鍵也是打不過?
誰讓他一個沒留心,就把小名給透露出去了呢。
嚴格來說也不能叫小名,因為當年范爸范媽一時沒想好給寶貝兒子取個什么有意義的名字,偏偏又急著上戶口。
當時范媽生產之后在娘家坐月子,而范寧外婆家的堂屋墻上又掛著副偉大領袖的畫像。
這下好,范爸一著急,索性就取了個“偉”字當名字。
念叨念叨,還怪好聽的。
所以范寧至今戶口本上,都還有個曾用名叫“范偉”。
一直到他18歲可以拿身份證去網吧的時候,實在不堪“偉哥”的稱號,才火急火燎的給改了個名字。
據說還是個古代名人……
但曾用名已經用了這么多年了,家里人一時間是真改不了口,經常是“阿偉”、“小偉”的叫著,也就這么的被這位鐵搭似的室友聽去了。
范寧深呼吸,沒好氣的回道:“今天休息!”
頓了頓,又老媽子般叮囑道:“出去玩注意點,運動員能不喝酒盡量不喝,也別和人起了沖突,總之,注意安全。”
大高個賤賤一笑,瞇眼挑眉道:“就喜歡偉哥你關心人的樣子,嘿嘿嘿……”
范寧白了他一眼,也沒回話,轉身又往客廳走,邊走邊道:“要出去就趕緊的,省的挨我眼。”
“嘿嘿,得咧,那我可走了?”大高個說著瞅瞅鍋里的螃蟹,砸吧砸吧嘴,“那啥,偉哥,大螃蟹給我留一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