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剩下的事,讓顏宇哲和劉巴交代就是了,兩人拜別了偉天便從州牧府走出。
......
七月的風緩緩流過大地,距離對聯會過去的時間已經有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而半幅對聯,也以雷霆之速傳播開來。
“游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湖...這對聯竟如此有趣?”
洛陽城內的一家別院當中,聚集了不少身著華貴衣服的青年,一個個的坐在桌案旁,中間還擺放了不少的詩詞圖卷。
“奉孝,你嘀咕什么呢?”
一個年齡和郭嘉差不多大小的青年坐到了一旁好奇的看著出出神的郭嘉。
郭嘉這才反應過來,淡淡一笑道:“荀彧啊,我在想最近傳出的對聯,有趣的很吶,哈哈。”
“這個我也聽說了,好像又是那個幽州牧搞出來的。”
一個青年也加入了討論中,荀彧輕輕摸了摸嘴唇上的胡須說道:“幽州牧,偉天,年齡不過二十五,先有贈嬋兒一首佳詩,現在又搞出了這么一個對聯會,我倒是想見見啊。”
“單單是他傳出來的詩詞,此人的功底就不下于我。”
郭嘉不能說是自負,但是該有的驕傲還是有的,不管是名家批注,還是詩詞兵法,郭嘉從小到大都有涉獵。
可畢竟現在的郭嘉還只有書中的知識,行軍打仗雖然點子很多,但還沒有實踐過,而偉天的故事早就在這群文人中間傳開了。
不管是拿下匈奴這種軍功,還是作詩這種文力,都是他們不可觸摸到的天花板。
“最近幽州偉天的談論可是越來越多了,幽州當地的百姓都稱這偉天是天人呢!”
荀彧也是有些感嘆看著一旁喝著小酒的郭嘉說道:“奉孝,我在朝中也算是有些名頭了,由我舉薦,你何不入朝為官呢,為這大漢天下出一份力?”
“哈哈哈!”
荀彧剛剛說罷,郭嘉就大笑了起來,將酒壺拿起悉數倒盡之后拍著荀彧的肩膀說道:“你啊,你什么時候才能繞過心里這點執拗啊。”
說罷,郭嘉從桌椅上站起身子,搖搖晃晃的向大門外走著說道:“只我選明公,無明公選我。”
荀彧了解自己這個從小到大的玩伴,郭嘉的才氣他是知道的,只是可惜郭嘉向來對大漢就抱有悲觀的心態。
這一點和荀彧是完全不同的,雖然這點理念不同,但這并不影響兩人成為最好的玩伴。
荀彧知道郭嘉的抱負是什么,他對什么報效朝廷毫無興趣,他只求一人能看懂自己的才華。
只是這個人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出現,不單單是郭嘉,其實荀彧在這朝堂也是待的不如是。
如今的朝廷,根本就不看一個人是否有真才實學,要不是劉宏今年組織的閱兵儀式,荀彧早就棄官走了,哪還能待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