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明白,但請恕包拯不能接受太師的好意。”
“你可要想清楚了,只要你點頭,狀元之位,唾手可得,將來你和明沖就是老夫的左膀右臂,位列三臺,指日可待。”
“國有國法,更何況,包拯若答應了,豈非對不起那枉死的三條人命。”
“那飛燕呢?她和明沖情若兄妹,難道你忍心要讓自己的朋友承受如此傷害和打擊?”
包拯聞言,臉上露出遲疑之色,但很快又堅定下來。
“包拯當然不愿傷害朋友,但律法如山,乃我大宋國之根本,絕對不容動搖。”
“呵呵,有骨氣,不過,你可知老夫在這京城里只手可以遮天,若老夫想殺一個人,不論他是聰明的有狀元之才的,還是愚蠢的敬酒不吃吃罰酒的,都易如反掌。”
說到最后,龐太師雖笑容依舊,但聲音中已隱隱透出了一股森寒之意。
包拯卻是夷然不懼,肅聲道:“枉顧法紀,草菅人命,按律當斬。
就算能逃得過刑法的制裁,也躲不過天理報應。”
“天理報應?”
龐太師冷笑道:“老夫一生,不信鬼神不信蒼天,只信我自己。我倒是想看看,那天理報應是怎么一回事,不過可惜,你包拯是無緣得見了。”
他話音一落,涼亭外登時出現一隊足有數十人的官兵,手中長槍盡數指向了包拯。
同時,涼亭中陡然一道人影閃現。
來人身形削瘦,懷抱長劍,唇上留著一抹胡須,神情冷然,凌厲的目光似劍鋒般刺向包拯。
“這位想必就是封一寒先生吧,在下曾聽程哥提起過,說先生劍法精絕,是當今世上少有的高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包拯微微一笑,完全不受對方目光壓迫。
“什么人?”
就這個時候,突然聽到外面士兵的大喊聲,緊接著便傳出了打斗聲。
不過,打斗聲就響了不到一分鐘,一道身影落在了不遠處的屋頂之上,正是趕過來的程光,手里的輕靈劍還能看見鮮血滴落。
“大膽,什么人敢大鬧太師府?”
封一寒大聲的呵斥道。
“呵呵~在下程光,江湖一散人,聽聞龐太師請我的朋友來做客,我來看看,放心,門外的那些士兵沒事,我可不敢對太師的人下殺手。”
封一寒拿著劍對著程光說道:“放肆,太師面前豈容你亂來。”
“哈哈~在下人稱輕靈劍客,想必封大俠應該聽過在下。”
聽到程光自報家門,封一寒腦海里面馬上就出現了一條信息,輕靈劍客,江湖傳言,輕功獨步天下,來無影去無蹤,沒有人能夠追蹤到他的腳步。
沒想到他居然是包拯的朋友,封一寒把程光的消息告訴了龐太師。
“難道連你也拿不下他嗎?”
“抱歉太師,這個人的武功雖然不及我,但是他要是想走的話我也是攔不住的,天下還沒有人的輕功比他更強。”
龐太師正要說話,遠處突然又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竟是八賢王率人而至。
八賢王在京城里亦步有眼線,得知包拯有難,特意從半路折返回來。
看到八賢王,龐太師算是找到了臺階下。
兩人一番唇槍舌劍之之后,開堂審案已成必然之局。
包拯見狀,不由暗暗松了口氣,抬頭向屋頂看去,卻早已空空如也,沒了程光的蹤影。
公堂之上,包拯一番推理,再加上證據確鑿,崔明沖無心辯駁之下,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
最后,就在他想要自殺的時候,包拯卻攔住了他。
“為什么?”崔明沖不解。
包拯看了一眼公堂外的程光,正色道:“因為我的朋友告訴過我,如果我的推理將兇手逼入死途,那我就和殺人兇手毫無區別。”
在進去公堂前,程光將柯南這句名言告訴了包拯,算是間接救了龐飛燕的二姐,龐惜燕一命。
至于之后她若是還想不開要殉情,程光表示那就不關自己的事情了。
而他之所以沒去費心救崔明沖,除了沒趕上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跟他不熟……
命案完結后,科舉也隨之結束。
毫無疑問的,包拯和公孫策等人,全都落榜了。
畢竟,得罪了龐太師,還想金榜題名?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有句話他說的并沒有錯,他確實可以只手遮天,在他極力反對之下,就算皇帝想庇護包拯,也是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