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鴻鈞之外,青蓮還不曾有過與人論道的經歷,便是鴻鈞,修為差距過大,論道時根本就是對方在指點自己,所演化的神意也只能被動接受,哪像如今,伏羲所演之‘陣’,自己可以好好觀摩一番。
‘陣’是伏羲觀摩天地之法演化而出,本身承載天地之理,以陣解述天地法則,卻是一門獨辟蹊徑的獨特道途。
雖說青蓮大道明確,但論道論道,本就是不同道途間的摩擦,相互補充自身大道的不足。
不過要說起來,其實這陣法之道對青蓮自身道途作用也不小。
腦海中靈光不斷涌現,不時有想法從心底冒出來,取其精華,補充自身感悟。
“‘陣’能成一方獨立的神域,若是能將‘陣’之法與世界相合,或是將世界的本身當做一個陣法,豈不是能……”
心中一動,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陣’本就是天地法則運行的一種外顯方式,將天地視為一道龐大的陣法,也自無不可!
想到這里,青蓮更加賣力的開始從伏羲的大道中參悟‘陣’之理,同時開始驗證這種想法的可行性。
不過他也不是一昧的領悟伏羲的大道,而是從其中截取適合自身大道的部分,進而進行參悟。
于是,在伏羲闡述陣法之道的同時,青蓮亦學著伏羲,開始勾連自己領悟的玄妙,形成陣法。
這讓伏羲心中一喜,自己走這獨辟蹊徑的‘陣’并沒有得到認同,就連自己的妹妹女媧對其也興致缺缺。
想不到如今竟然有一人對‘陣’感興趣,這讓伏羲心中頓時產生一種遇見‘同道’之喜。
一邊演化星辰之‘陣’,一邊為青蓮講解起來。
兩人一開始時,一者說一者聽。
到了后面,青蓮也開始插上幾句,提出幾道建議。
青蓮雖不通陣之奧妙,可他懂日月星辰啊!天柱億萬載的記憶,天地萬象的變化,猶如親身經歷一般。
論及對天地萬象的認知,洪荒之中,除了那幾位天地開辟以來的古老大神,就只有他這位天柱所化的山靈。
然認知是認知,感悟是感悟。
青蓮所缺的,是將知化為行,是對這種認知的闡述,實驗,化為真實的感悟。
而伏羲的‘陣’卻讓青蓮看到了將認知化為自身感悟的法門所在!
漸漸,原本神音論道,開始多了幾道議論的聲音。
時而伏羲靜音聆聽,時而也反駁幾句。
青蓮不認同伏羲時,也會堅持自己的觀點。
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想法在兩人談論中產生,每個想法都會引起兩人不同的意見。
兩人對待‘陣’闡述天地的分歧點也因此越來越大,到最后,不像是論道,反而更像是一場爭吵。
在不能說服伏羲的情況下,青蓮也顧不得太多,索性將自身道果顯現出來,頭頂慶云顯化,一株青蓮混沌中搖曳,劃分陰陽,顯出一方天地。
同時,一邊在其中開始演化自身感悟的‘陣’法之理,一邊借此指出伏羲的不足。
伏羲見此,亦是不甘落后,神域變化,周天星斗之陣破碎,演化出鳳棲山外,自身道途闡述的那道四相變幻之陣。
最后,兩人索性閉上嘴巴,直接以自身道果神相演化‘陣’之奧妙。
哪怕如此,兩者都不服輸,念動間,以此而成的陣開始相互碰撞。
開啟一場另類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