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神道截然不同的道途。
是于世界觀之上的根本改易。
神道乃是法則之道,視天地為法則的演化,乾坤萬物運行之理便是法則之理。
而鴻鈞所立的仙道之途,卻是將天地的根本視之為炁,萬物莫不由炁而成。
天是炁,地是炁。
生是炁,死是炁。
眾生根源,皆為炁。
……
此刻,青蓮于那三千玉階之上感悟而生的猜想終于得到了驗證。
鴻鈞的仙道,便是是明悟炁,成為炁,直至執掌炁的過程。
逆后天而成先天,明悟一點先天之炁,可成不朽。
于太一境,圓滿自身之炁,成就一炁。
至大羅時,便是執掌天地間的炁之根源,先天祖炁,以自身的炁,影響整個天地的炁,最后超拔出去,證道大羅。
非是感悟法則,合于法則,而是以自身祖炁為根基,影響撥動天地之炁。
“這就是煉炁之道!”
青蓮心中驚嘆,將天地法理用炁來闡述,這與神道截然不同的世界觀,為仙道超脫立開拓了一門修行法理。
同時,也讓仙道避免走上神道合道法則之路。
它的修行之途,是與天地印證,成就自身,進而影響天地的道途。
于仙道而言,以自身成就祖炁,而不是融入天地之炁中,以此來影響、撬動天地之力,達到自身偉力顯化。
卻是從一開始,就與天地在根源上斷絕了一層聯系。
雖不及神道合于法則,隨心所欲,偉力強大,但卻勝在同一條大道并非僅容納一人獨行。
“只是于我而言,為法則,為炁,似乎并非有那么重要!”青蓮心中一動。
他以造化生世界,生萬法,將造化的概念視之為天地一切的根源,感悟天地法則,是為了明悟造化的一種變化。
以造化為根,演化萬法,視天地法則為造化之變化!
卻是無需如同鴻鈞仙道這般,改易修行的世界觀,以炁取代法則之道。
或者說,造化,就是他的世界觀。
“我修行天人之法,雖所修道途理念不同,但法則世界觀卻不好改易!”青蓮心中思索道。
與此同時,亦是放棄了修行煉炁之道的念頭。
轉而感悟鴻鈞的超脫理念,印證自身道途。
相比于世界觀的改易,青蓮更加看中的是對于鴻鈞改合道天地為影響天地的仙道理念。
這本與其自身的仙道理念有相似之處。
仙道偉力地彰顯,在于以自身之力撬動天地之力。
仙道求超脫法,若是與天地聯系太過緊密,又談何超脫?
“神道徹底執掌法則,仙道凝練一道祖炁,到了這一步,也可稱之為準大羅,能準備最后的終極蛻變,晉升大羅!”
“神道身若證就太一,或可一步圓滿,至準大羅之境,那么若想雙身同時證就太一,齊頭并進,此仙道身修行圓滿,豈非要一步圓滿蒼天六氣,大地五行?”
青蓮壓制修為,便是要雙身起頭并進,只是此時明悟,卻讓青蓮心中一震,感此身道果圓滿遙遙無期。
念頭一轉,青蓮暫且將證道念頭放下,轉而想到一點,
“此修行之路也僅是我目前的猜測,到底如何尚需驗證一番!”
“若我以大羅的視野,高屋建瓴,是否能驗證這一條道途?”
青蓮心中一動,抬頭看向鴻鈞,突然問道,
“尊者,不知可否讓青蓮一睹大羅玄妙?”
……
鴻鈞聞言,神色一滯,驚訝地看了一眼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