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無邊無際,無盡星辰點綴,每個星辰都極為浩大,仿佛本身都是一方世界。
尤其是,這方天域中央,兩顆巨大到無法形容的星辰,鎮壓在那里,一顆星辰通體火紅的色彩,散發著至陽至熱的光芒,還有一顆星辰冰冷潔白,散發著至陰至冷之意。
一眼望去,便已銘刻心靈最深處,難以抹去。
兩者相立相濟,運轉陰陽無上之理。
任何一顆,都仿佛鎮壓著無盡時空,超越天地萬象之外,猶如兩尊無上大羅的存在,俯視古今。
正是是周天星辰唯二的兩顆主星,太陽星辰與太陰星辰。
星海中,除了太陽太陰二星以外,尚還有足足三百六十五顆巨大的星辰,雖不及兩顆與大羅無異的主星,卻亦有太一極致偉力。
其中靠近主星之北,有七顆星辰同氣連枝,拱衛中央一顆尊貴紫星,隱隱與太陰太陽抗衡。
太陽太陰兩顆主星為中心,周天三百六十五星辰以玄之又玄的軌跡分立在整個星域四方,又有無盡星辰于外圍環繞,共同形成一種浩大無比的星海天域之勢。
“這星海,居然是一道先天而成的大禁制!”青蓮不由驚嘆道,眸中玄光連連。
“周天星斗?”
青蓮心神一動,卻是想到了鳳棲山與伏羲論道之時,其所演化的周天星斗陣法。
以陰陽為基,合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數,運轉成域,納萬象于一心。
“莫非伏羲道友曾經來過此處?”
青蓮與伏羲論道,雖見其演化星辰運轉之法,創立周天星斗之陣,可卻只是以為伏羲于洪荒大地觀測星辰運轉,有所領悟,方才借此演化星斗之妙。
一直到此時,親眼一觀眼前周天星辰演化之勢,青蓮卻是恍然明悟,伏羲怕是早已來過這星辰天域之中。
不見周天真形,領悟星辰運轉玄妙,伏羲又如何能夠演化出那周天星辰之陣。
星辰天域中每顆星辰都有著其獨一無二的玄妙軌跡,洪荒之中只能觀其一角,根本不足以伏羲創立與這天域先天禁制相似的周天星斗之陣來。
“我曾與伏羲道友論道,感悟一分星辰運轉之法,借此演化世界星辰,卻終究覺得其意有缺,如今一觀天域,方才明悟星辰真形,卻是讓我圓滿自身星辰法理之望!”青蓮笑著自語道。
青蓮之道,走的是造化生世界,化萬法的道路。
世界是其造化根源的延伸,領悟法理的彰顯。
感悟世界法理,逆成造化之變,亦是青蓮所選擇的悟道之途。
證道之前,感悟的世界法理越多,世界演化越是圓滿,未來證道的根基就越強,青蓮越有足夠的把握,跨越太一修行,仙神雙身,一步臻至準大羅之境。
只是青蓮演化的世界,雖有太陰太陽,周天星辰,但畢竟是多是從伏羲陣道中感悟而來,徒有其形,而無其神。
而現在,諸天星辰真形、法理在其眼前顯現,星辰之妙似乎唾手可得,青蓮卻可感悟這天域中諸般星辰造化之理,獲得一分重新圓滿自身星辰法理的道機。
“不過,在此之前,卻是要應那太一神君之約?”
青蓮目視著天域中央,那浩大的太陽星辰,輕聲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