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老人們也是好意,從饑荒年代過來的人,總是對糧食有著別樣的執著。
......
到家后,吳有勝把買的東西放下,把自行車還給村里。
解開蛇皮袋,吳有勝把東西一件件拿出來。
三斤大白兔奶糖(之前散給小孩子小半斤),兩斤臘肉,一斤新鮮的豬肉,十來斤的散米,一個十三斤的大西瓜,一瓶五斤裝的花生油以及三斤的手工豬肉水餃,還有一提家用的卷筒紙,還有其他的一些小東西。當然了,都把外包裝給去掉了。
這些把他購物系統里的余額差不多都給花完了,這還是在早上鄰居送的那些泥鰍給賣出去大部分的情況下。
“來,你們把這些給提到屋里去,爸今天給你們煮餃子吃。”
“好的,阿爸。”玲兒答道。
“阿爸,什么是餃子啊?”小妮子燕子問道。
“喏,這就是餃子,外面是用面粉做的皮,里面是肉做的餡,可好吃了。”
吳有勝看著兩女眼神的茫然,有些憐惜的說道。
這邊的飲食還是停留在最基本的煮飯階段,本身糧食就精貴,頂多過年時磨點面粉,做點湯圓什么的給孩子和老人解解饞,肉餡的或者油炸的食物沒有哪家人有這條件霍霍。
快到中午了,經過了兩輪的山路的顛簸,吳有勝現在不太想炒菜做飯,所以打算簡單煮個水餃,對付一頓,然后再好好休息一下。
在農村,其他還好,但有些東西真的很難習慣,比如這難走的山路,以及上廁所使用的籌竹。
.......
走進柴房,大鍋里倒進一些水,蓋上鍋蓋。
拿出剛買的打火機,“吧嗒”一下,點燃引燃的松葉,加點竹片,火勢起來后再加入松木。
此時,兩女也來到了柴房里,站在近處,眼巴巴地看著。
不一會兒,水就沸騰起來,吳有勝把所有的水餃放下去,切點蔥、姜、蒜末扔進去,提香增味。
五分鐘后,水餃快熟了。鍋里散發著特別的味道。
聞到肉味的玲兒和小燕子兩人嗅著香味,都快流出口水來了。
“阿爸,好了嗎?現在可以吃了嗎?”玲兒有些忍不住的問道。
“快了,再等一分鐘。”
一分鐘后,吳有勝揭開蓋子,等水汽稍微散去,加入一些鹽,撒上一些辣椒干粉,再滴入幾滴醬油,用鍋鏟攪拌一下。
“來,去拿你們的碗來。”吳有勝分別給兩人碗里舀了四五個水餃。
“小心別燙著。”
燕子不顧這些,連忙夾了個放進嘴里,即使是很燙也沒有吐出來,只是張開嘴,呼著氣,稍微涼了一些就咬下去。
玲兒好一些,先用嘴吹一吹,等沒那么燙嘴后,咬破餃子皮,再咬一口肉餡,慢慢的吃著。
“太好吃了,姐姐。”妹妹開心的說道。
“嗯。”
姐姐穩重多了,嘴里細嚼慢咽著,但也微微點頭。
很快,兩人就把碗里的都吃完了,甚至把湯都喝了個干凈。
“別急,慢慢吃,鍋里還有。”
吳有勝又給兩人碗里添了一些,之后拿出一個大碗,舀了水餃,拿著筷子吃了起來。
“呼嚕”,咬開一個水餃,再喝上一口湯,香辣香辣的,十分的開胃。
……
……
“叔,我們來換糖了。”
三人正吃著的時候,門外響起了小孩子的叫喊聲。
“來了,是你們幾個娃啊。”
吳有勝端著碗,來到門口,眼前好幾個小孩兒,腳下放著裝泥鰍的工具。有的用竹簍子,也有的用竹畚箕的,還有的用家里的木桶。
“小勝叔,您這是吃的什么,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