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空置房多的情況,是全國最厲害的。一些人,離開了上海,但是他們的房子沒有賣,就是等著將來再回來時,這里還有一個家。所以,歷界政府,都登記不了那些房屋的屋主的情況。
這也是譚維先敢住進這屋子的原因。
確認安全后,譚維先這才打掃起屋子來。一番努力,終于讓房屋煥然一新,有了人氣兒。
從柜子內拿出了被子棉絮到太陽底下曬著,晚上要睡的。
忙完了這一些,譚維先這才出了門,來到了街前的一個小餐館。幾年前,譚維先經常在這個小餐館吃飯。
想不到,小餐飯的老板還在,他還在這做生意。
那老板看到譚維先,熱情地迎上來:“你回來了?這兩年,你去了哪兒?”
譚維先馬上敬上一支煙:“我在北平,回來看看。”
老板讓譚維先點菜,譚維先點上了曾經吃過的那兩個菜。
一會兒,菜上了桌,沒有新人過來,老板便坐到了旁邊,同譚維先聊起天來。
他向譚維先介紹了這兩年上海以及這個小巷子的情況。
“你不在家,可是有人來找了你。他來我這里詢問,你回來了沒有?”
老板的這話,讓譚維先警惕起來。
“是誰找我?”譚維先隨口一問。
“就是之前曾與你來過這里吃飯的那個小年青。”
小年青,譚維先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人。
“是不是那個喜歡留長頭發的?”譚維先問。
老板點上一支煙抽了起來:“就是他!他問我你的家在哪?可我哪里知道呀?我這個小餐館,來的客人都是這附近三條街的人,我哪知道誰住哪條街啊?”
譚維先謝了老板一聲,并輕聲說:“他要是再來問你,你依然說不知道,就說你有幾年都沒有見過我。”
老板明白了,這位不愿意見那位。那就好辦了,再找自己,就說這人幾年都沒來吃飯。
吃完了飯,譚維先便回家,在路上,他買了不少的生活用品,油鹽醬醋柴,大米粗糧以及蔬菜,都買了不少。他這是準備自己開伙做飯了。
經常出來吃飯,容易讓人看到,特別是那個長發的青年。
那人原來就是軍統的外勤人員,后來聽說投了日偽。他曾經給自己跑過腿,為了感謝他,譚維先請客,兩人也在這個小餐館吃過一次飯。
想不到簡單的一次飯,竟然讓他記住了這個地方,并且查到了小餐館來。
幸好自已做事都留了心,不會讓任何同事與朋友知道自己的安全房。不然的話,現在,那個安全屋就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