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說:“能指揮的動檢查站的兩位國軍軍官的人,肯定不會是貧民。就是查掩飾,也不會去那四個地方。如果他那樣做,就會引人懷疑。憑他的收入與條件,有必要去住那個便宜的地方嗎?而且,那些貧困區的治安不好,也不利于他的行動。所以,只要他不是傻子,就不會住到貧民區去。”
其實,周云能這么說,那是因為,在兩個的記憶中,他們很害怕那個人。說明那個人的身份很不一般。其次,周云從那說話的口氣中聽出了,那個人是當官的人,說的話中,帶有官腔。而且,年齡應該在三十歲以上。
譚維先仔細的想了周云的說法,覺得有這種可能。
“就是富豪區內,也有七十多戶,幾百人啊!”譚維先說。
“也不是很難。最懷疑的是軍官,還有高官。至于那些商人富豪,可以排除掉。”
“為什么要排除掉商人富豪?”
周云:“能夠策反國軍軍官,而且是檢查站的人,你想想,會是商人嗎?”
譚維先明白了:“對!如果說能買通一個檢查站的軍官,有一點點可能。但是,要是能讓兩個檢查站的軍官聽他的命令。那這個人就得有壓住那兩個軍官的實力。也就是權力。所以,他應該是這兩人的上級。”
周云看了看院子外說:“對!查那個富人區住的人中,軍官最為重點。另外,查一下那兩個死者的共同之處。”
“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你想想,策反一個人很容易嗎?你去大街上找一個人說,我要策反你,那人家不是將你當著神經病,就是馬上抓你去警察局。所以說,策反是一個量變。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信任,從信任到策反。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譚維先明白了:“你的意思我明了,就是說,他們的上線,之所以策反他們,就是因為他們之間很熟悉,很信任。”
“對!這兩個人應該曾經在那個上線的身邊呆過,給了那個上線策反他們的時間與機會。”
譚維先馬上站了起來:“我送你去電報局,回頭我回去調查一下那兩個死鬼的從軍經歷。”
周云上了車說:“你不送我到,很容易讓人懷疑的。”
將周云送到了電報局,收了一塊錢后,譚維先飛似地拉著車子跑了。
周云搖搖頭,走進了電報局。
他寫了一卦看似明碼電報實則是暗碼電報的電報稿。發給了伊藤精杰的明碼電報地。
上海,伊藤精杰專門安排了一個小組二十四小時注意明碼電報。當出現了麻雀的稱呼的明碼電報馬上抄下,送給伊藤精杰。
周云的電報發出后,便回到了自已的住處。
他的房中,放有一部收音機。上海方面給周云的回電,都是通過這個收音機傳過來的。
到了晚上,上海的點播臺開始點播了。
周云拿出筆紙,將那邊說出的暗碼抄了下來。
之后,拿出一本書來,這本書就在長沙買的,這樣就不會有人懷疑。買這本書的同時,周云一下子買了十本書。
很快,周云譯出了電報。
電報中,日方對于周云提出的購買真絲湘繡的建議給予了贊同。因為這東西在日本很受歡迎的。當然就好賣了。
上海那邊的意思是,讓周云安排好貨物。將貨物集中到一個地方,到時,會安排另一組的人來運輸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