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顯然也沒想到,周秦川識字這事兒,不但如此轟動,還帶給他們關陽鎮乞丐這么大的紅利。
別看他和周秦川說得輕松,其實心里還是有些發怵的。
要是這場比斗輸了,雖然事后可以耍賴,但對方人多,動手的話己方定然落了下風。
更重要的,是他很忌憚這個張三,別看此人已然生了白發,年紀不小了,但隱然有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吳大自問力氣不小,動手的話,干翻三五個不成問題,但看到張三,他還是會心虛,對方往那一站,他可沒有多大把握。
對方突然開口認輸,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兒。
“嗯...”
吳大清清嗓子,挺挺胸膛:
“張三,這話可是你說的,算數?”
張三拿眼一瞪他:
“我張三說的話,何時不算數了?今天我把話撂這兒,今后關陽鎮只要有周先生在,我們毛陽的人絕不踏進半步!”
吳大心中狂笑,沒想到小濟這個兄長還是個福星,不見血的就把這事兒給擺平了。
心中得瑟,就有點不知輕重了,忍不住開口道:
“那毛陽鎮那里,我們關陽的人能不能...”
話未說完,張三哥背后有人大喝,“吳大,你可不要得寸進尺!”
正是口臭兄。
張三沒有回答,輕哼一聲,掃了吳大一眼后,背手轉身,“我們走!”呼啦啦帶著毛陽鎮群丐走了。
吳大翻了翻嘴唇,最終什么都沒說,就這么目送張三等人遠去。
口臭兄追上張三低語:
“三哥,不能因為他是讀書人咱就認輸啊。”
毛陽鎮的乞丐對張三的決定都沒有什么異議,甚至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口臭兄雖然也敬畏讀書人,但莫名奇妙就輸了陣仗,心中還是有些不服氣。
“你懂什么!”
張三眼皮未抬頭未扭,只管繼續前行:
“之前說的仍然有效,土地廟門前那里歸你,不過你沒有受傷,賞錢就沒有了,要是愿意,你就留在毛陽,要是不愿意,你大可另謀高就...”
說話中,毛陽鎮群丐漸行漸遠。
對于讀書人,張三倒是不太害怕,更多的,是敬服。
當初土木堡兵敗,他這積年老卒都覺得大明完了,最多能同前宋那般,劃江而治就是幸事。
這才不管不顧,也不回軍中報道,一路南逃,就此做了逃兵。
直到此地,方才聽說那個曾經巡撫晉西的書生,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生生挽回了大明國運,將也先敗于京師。
自此,張三一改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念頭,對讀書人敬重異常。
這也是他今日主動退讓的緣由。
當然了,兵當不了,但憑身手,張三也在毛陽做了一鎮的乞丐頭兒。
這邊廂,關陽鎮群丐則是一擁而上,把周秦川高高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