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川倒是無意藏私,他腦海中這種后世的赤膊打斗方式,本就是要在拳拳到肉的實戰中,方能不住長進的。
當下興致勃勃地教了警戒姿勢,和前后手的直拳、勾拳,真正的拳擊實際就這么點功夫。
不是周秦川不想教大伙兒怎么用腿,而是他如今也只能勉強行動,要想練腿上功夫,還需時日。
就連演示一二,也很困難,演示不到位,教之無益。
這之后陰差陽錯,周秦川卻是沒有機會再多教授拳腳,由此造就了關陽毛陽一脈的乞丐,獨特的純拳斗風格。
又找繡娘,按周秦川口述的大小尺寸和規制,做了好幾付拳套和沙袋,就此開練。
還別說,大明的這些繡娘,手藝真是好,硬是能從他說的并不太清楚的話里,完美還原了后世的拳擊手套,除了材質不一樣,其他各方面都不差。
或許是曾經的見識廣博,也或許是雷劈之后的天賦異稟,周秦川雖然右腿還沒好利索,但在拳擊一事上,稱得上是全無敵手。
就是在眾丐眼中,一直身手高明的張三,一開始也被他打得鼻青臉腫,直到摸出點門道后,方能同周秦川有來有往地打上幾個回合。
因為右腿不方便,周秦川的步伐并不靈活,之所以能連連獲勝,全仗著他的身高臂長,還有那身已經漸漸顯出端倪的怪力。
周秦川總算嘗到了憑借身體優勢,壓制人、欺負人的快感了。
自此沉迷其中,包括張三在內的諸丐有苦難言,偏偏又不能拒絕。
皆因張三認為,這種拳拳到肉的打斗,所造成的傷害有限得緊,適當的疼痛,甚至是鮮血,反而能逐步消除面對真正打斗時的恐懼,有利于發揮己身所長。
身為新晉丐幫幫主的張三都這么發話了,且沒有找借口退縮,其他人那還能說不是,只能繼續陪虐。
張三倒是想在刀術上找回點場面,可惜缺乏護具,只能點到為止,讓周秦川吃點苦頭的想法最終不了了之。
冷兵格斗的護具也有,周秦川不是沒有見識過,只是以丐幫目前的財力來說,無法大規模地負擔。
何況這玩意兒在身上穿戴齊全,打在身上還沒有拳套讓人記憶深刻。
兼且還能當做鎧甲護身,這就有點犯忌了,是以周秦川不是沒有提過議,只是被張三給否了。
操練是辛苦的,成果也是斐然的。
不出周秦川的意料,這些賣萌的小丐們,收益高了之后,很快就引來了各種牛鬼蛇神的覬覦。
有想偷的,有欲搶了就跑的,還有明火執仗要收保護費的。
然而這些人,全是銀樣蠟槍頭,還輪不到張三和他手下幾個大頭目,諸如賈大頭等人出馬,留在小丐一旁護衛的乞丐們,就把這些人收拾得服服帖帖了。
這數起沖突,都是白天,沒人手上有兵刃,是以都是赤手相斗。
如此一來,被周秦川虐得欲仙欲死的乞丐們,總算在其他人身上找補了回來。
此時的大明,受前朝,特別是前元蒙人的影響,空手相斗,多為角斗,也就是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