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出門,沒想到是逃亡,金銀細軟收的不多,要不然也不會如此拮據了。
只是今后如何是好呢?
蘇幼蓉有點犯愁,本沒了,該如何安身立命,還有北上的路費更亟需解決,自己沒了銀錢,這傻大個還會不會護衛自己呢?
唉,都怪自己,沒將爹爹的本事全部學到手,生意上只能靠老老實實地低價收,高價賣賺差價,除非運氣好,撿個漏才能一步登天。
要不然,摹個名家字畫,換上百十兩銀子還是可以的,反正此地又不久留,也出不了什么事兒。
蘇幼蓉就這么一路轉著小心思,跟在周秦川身后。
而小濟則盯著食盒,不時咽些口水,巴不得立即開吃。
待回到客棧,三人一齊進了周秦川和小濟的房間,將食盒一一排開。
此時的周秦川早餓壞了,就近取了一碗羹湯,唏哩呼嚕地喝了一半,方才開口問道:
“蘇姑娘,你且說說,你點的這都是些什么菜,居然要花費五兩銀子?”
蘇幼蓉怯怯地指了指他手中碗:
“周大哥,最貴的就是你喝的這個了,一碗要一兩五錢銀子,三碗一共四兩五錢,天香閣還讓了點價,只收咱們四兩。”
周秦川聞言,嘴里的湯汁好懸沒有噴出去,硬生生地被他給咽了回去。
“這到底有甚金貴之處?”
砸吧了幾下嘴,周秦川還是沒有搞懂,就是細細的,嫩嫩的,似肉非肉的東西,有點嚼頭,但一小片也實在太少了,完全不夠吃,好在數量不少,才算是有點吃頭。
小濟對銀錢一向沒有什么概念,不過對吃食卻敏感得緊,此刻小半碗的湯汁也被他灌進了肚子里,砸吧砸吧嘴,說道:
“幼蓉姐姐,這是鴨舌罷。”
“不錯,小濟挺厲害。”
蘇幼蓉由衷贊道,通過這幾日的相處,她能肯定這哥倆的出身好不到哪兒去,小濟喝了幾口就能知曉食材原料,只能說是天賦異稟了。
像他兄長,那個傻大個兒就沒嘗出來,咂摸了幾下嘴,還猶猶豫豫地反問:
“這是鴨舌?鴨舌怎會如此之貴?”
沒錯,周秦川的確沒有吃出碗里的鴨舌來,這和后世火鍋里的鴨舌相比,不光嚼勁兒不同,就是味道也不大一樣,還小得多,是以不敢肯定。
再說了,這鴨舌又能貴到哪里去,三碗羹湯就要四兩銀子,這小妮子莫不是被人給敲竹杠了罷。
不過待蘇幼蓉向他二人詮釋完畢,周秦川這才知道自己當真是井底之蛙,也小看了古人,特別是大明在仁宣盛世之后,開始興起的奢靡之風。
羹湯名為鴨舌羹,名字簡單,做法卻絕不簡單。
取的乃是鴨舌前部最尖最嫩的地方,后世煮火鍋用的鴨舌與之一比,就成了傻大黑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