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勁!蘇幼蓉撇撇嘴:
“秦川哥,你剛才一定看到賬本里的數目了,對吧?”
這還用看啊,周秦川暗道。
自打正式開賣起,一直到今日,總共五天,每天出爐的一百個面包全部都能賣光,只需知道售價和分成比例,后世就是小學生也能心算出來。
周秦川雖然學的是經濟,不過卻不太樂意同瑣碎數字打交道,蘇幼蓉干得好好的,沒必要在這方面表現自己。
當下點點頭,算是默認了。
哼,果然,不就是仗著個子高,居高臨下地偷看方便么。
蘇幼蓉皺皺鼻翼,接著又笑開了:
“加上全由我們賣出去的第一爐面包,咱們已經有五百多文了。”
這個周秦川自然也知道,同樣很是開心。
后面烤出來售賣的這些面包,他們什么都不用出,拿到手的三成銀錢基本上就是純利。
客棧雖然又出地盤又出本錢,卻也不算虧,畢竟是拿了七成的大頭。
而且按后世的說法,周秦川他們這是以技術入股,還自建了烤爐,也算是有投入的。
當然了,這四百五十文還不是完全的純利,雖然青鹽用量不大,但也得刨去這個開銷后,才算是凈賺。
在這上面,周秦川留了點心眼,烤制過程中需要加鹽,這一關鍵步驟被他給捂住了,當然也就不能把買鹽的錢算在面包的本錢里面讓東叔出,不然豈不輕易就漏了餡兒。
畢竟是用來賺錢的,可就不能那么大方了。
適逢太平盛世,此地離海甚近,又是交通要道,鹽價并不高。
用在面包里的數量稀少,幾乎品嘗不出來,花銷不了多少。
為此,周秦川特意交待過蘇幼蓉和小濟,千萬不可外傳。
蘇幼蓉他倒是不擔心,比自己還要精明,相信她定能守口如瓶。
關鍵是小濟,這熊孩子講義氣沒錯,卻也好面子愛吹法螺,不敲打提醒一下,不是沒有可能把秘密泄露出去。
只要加鹽的這個秘密掌控在自己手心里,即便日后其他整個烤面包的流程被人按圖索翼地學了去,也無需擔心,從而能夠繼續獨霸市場。
沒想到數日前還在為銀錢操心,到得今日,已然不用那么發愁了。
不過這幾日的買賣,雖然火爆,卻也不是沒有隱患。
村民買的多,過客買的少,等附近的人新鮮期一過,銷量有可能會下滑。
不過周秦川卻也沒那么擔心,到得那時,估計面包名氣已大,過往行人自會把這個缺口填上。
實在不行,就把面包出爐的時間調整一下,改在傍晚時分,那個時候正合打尖投宿,如此馥郁的香味,不信客人不動心。
周秦川心里盤算著今后如何打點生意,耳邊則聽著蘇幼蓉的念叨,她打算再過幾日,一俟銅錢超過七百文,就去找地方換成銀子,方便攜帶收藏。
對此,周秦川自是贊同,這么多的銅錢雖然看著還挺爽的,不過份量不輕,體積也不小,實在是不方便。
“小濟!”
不妨耳畔突然炸開了蘇幼蓉氣急敗壞的尖叫聲。
周秦川被震得微微后仰,剛才還輕聲細語,一副賢良淑德的模樣,怎地突然就變成了母老虎,小濟又搗什么蛋了。
等他扭頭跟著蘇幼蓉的身影望去之時,才看見剛才蘇幼蓉用來記賬的那只蘸滿了墨汁的狼毫小楷,不知何時落到了小濟手中。
被他如同拿笤帚一般地捏在手中,正肆意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