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晚平均能開出去十四五間的客房,入住率已經不比南邊村子里的兩家客棧差了。
偶而還會客滿,一個浣娘顯然忙不過來,周秦川不得不又請了一個,工錢還是由他和客棧三七開。
生意一好,原先當著入住客人的面,換上干凈被褥的噱頭,已然忙得顧不上施行了。
如今都是早上客人一走,兩個浣娘就忙著拆洗被單,小段和周秦川則在客人結賬之前,上上下下地查看房間里的物件完好與否,從而決定需不需要扣除客人相應的押金。
因此從卯時吃完朝食后,直至正午,都是客棧最為忙碌的時刻,餉午這頓飯,對于客棧諸人來說,那就是體力心力上的雙重補充,不可或缺。
大常的這幾聲嘶喊,不啻是綸音。
東叔樂呵呵的,第一個找了張方桌坐下,等著開飯。
他見泡腳盆的主意有成效,樂得合不攏嘴,自此對周秦川心悅誠服,不再挑刺,新招浣娘的主意,他屁都沒放一個。
其實以周秦川觀之,泡腳盆的增加,對生意的影響不會有這么立竿見影的效果,口碑的傳播需要時間,哪有才施行數日就有效果的。
生意的更上層樓,他覺得更多的還是面包帶來的效果,當然了,這個判斷周秦川只是自己在心里邊兒想想,沒有告訴其他人。
好歹裝回叉,看著別人對自己的佩服神情,感覺挺不錯,這也算是穿越者的隱形福利了罷。
如今在客棧周邊,尤其是在毗鄰南邊的村子里,趙家客棧的名氣已然隨著面包傳揚開來。
若有外鄉人想投宿,多半會詢問本地人,得到的建議自然多是以趙家客棧為主,這才是生意不斷好轉的關鍵。
其實這也算得上是口碑,只是這口碑仰仗的是面包,而不是客棧內部的住宿條件、服務周到與否等等,若是這些東西跟不上,愿意留宿的客人定然也不會有多少。
不過周秦川提前做了準備,換的全新素色布草,還有泡腳盆等貼心服務,都讓客人覺得的確不虛此住,生意日漸火爆,那是水到渠成之事。
“蘇小娘子,且先歇歇,用完飯后再忙。”
小段收拾好桌椅,端了盆菜到大堂,回轉廚房,路過柜臺時,恭恭敬敬地沖蘇幼蓉說道。
蘇幼蓉站在柜臺后,還在打著算盤算賬,她在客棧除了同周秦川一起烤面包,上午還要與客人清賬。
如今將女子困在閨房的禮教觀念畢竟才抬頭,在外拋頭露面,做工賺錢乃至穿州過府的女子雖然少,但不是沒有。
因此蘇幼蓉這個女賬房先生的角色,也沒見哪個客人有甚異議。
客棧諸人就更不用說,只有東叔會打算盤,且遠不及蘇幼蓉快捷準確,算賬一事非她莫屬。
跑堂伙計小段受益最深,他早就有意學點本事,特別是算學,他很有興趣。
只是東叔年長,雖然待人和氣,但空口白牙地想讓人教你東西,小段沒那個膽氣提。
自周秦川入主客棧后,見小段頗有靈氣,刻意點撥了一番,讓蘇幼蓉教他算盤,也是周秦川提起的。
既是想讓蘇幼蓉減輕些負擔,也是為今后他們三人的離開做些鋪墊。
總算蘇幼蓉沒有什么敝帚自珍的陋見,對周秦川的提議并不反對。
自此,她自有了小濟和周秦川這兩個讀書習字的學生后,又多了小段這個學算盤的徒弟。
小段有靈性有耐性,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旬日下來,打算盤的水平已然超出了東叔。
因此盡管蘇幼蓉是女流,但小段態度恭謹,完全是以師禮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