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他們也顧不上昨晚所說,要過上幾日再來給大伙兒造冊登記田畝,迫不及待地在今日就趕了過來。
“大伙兒都好吧?”莫七大聲地打著招呼,“想不到今年雪來得如此之早,我看大家在這里搭帳篷實在不是滋味,冷啊。
這樣罷,凡是愿意留下來開荒種地的,收拾收拾,稍后就同我們一道回板升城罷,窩棚空著不少,生上火絕對比帳篷里暖和。
至于田畝,等大家安頓好了,咱們再慢慢造冊,反正一時半會兒也種不成地,不著急,如何?”
商家們大都轟然叫好,只有極少數幾個人,如同周秦川一般,暗中恨恨地盯著莫七,卻又無可奈何,這場雪把他們最后那絲僥幸徹底弄沒了。
總不可能就賴在集市這里哪兒都不去罷,就算蒙人和白蓮教是善人,不對他們下手,允許他們住在此地,可也實在呆不下去。
昨晚的這場小雪,憑著他們簡陋的帳篷,根本無法抵御寒風,里里外外一片泥濘,要是再來幾場大雪,后果不堪設想。
當晚,集市里的所有商家就全部搬進了板升城內。
站在窩棚里,周秦川不得不感慨,白蓮教是真有能人。
窩棚是他自己心里的稱謂,實際上蓋的還不錯,遮風擋雨、做飯取暖都不成問題。
房間雖然不多,只有一個起居室,再加一個伙房,但是其間心思巧妙。
廚房的灶臺,明顯有一根管道,通到起居室的炕下,只要火不滅,小小的起居室就能溫暖如春,而且不用擔心煤氣中毒。
用木柵欄圈了一個院子,一角是有頂的牲口棚,這里不缺牛馬,這樣一個牲口棚很有必要。
一角是一間空屋,看板升城里其他人家,都是將其用來貯藏糧食。
周圍空地不少,與其他窩棚都隔著一段距離,以后要是想擴建,也十分方便。
甚至草原上周秦川覺得十分頭痛的燃料問題,也被完美解決了。
塞北的樹木低矮,干柴不多,牧民多用牛糞燒火,眼下他們來得晚,附近的干柴牛糞想必都被長居此地的漢人和蒙人早早屯了起來,前幾日在集市,就很為柴火發愁。
要是沒有足夠的燒火取暖之物,整整一冬可怎么熬。
即便是身體素質已大幅提升的周秦川,也沒有把握安然度過這塞北的冬天。
沒有想到的是,三人安頓下來后,蘇幼蓉秉承著漢人女子良好的串門習俗,出去轉了一圈。
不多時就帶回來一捆秸稈和十幾個黑乎乎的煤球,盡管周秦川有些凌亂,但他沒有看錯,那就是煤球。
跟在蘇幼蓉身后的微胖中年婦女,熟練地點燃秸稈,在爐灶里壘好煤球,這才和兄弟倆打招呼,自稱張大娘,和他們都在一條巷子里,以后有事說話。
又說這煤球板升城里有賣,便宜得很,出門右轉,過條小巷就有家煤球店,以后可以去那里買,這十幾個煤球就算是送他們的。
還熱心地介紹說,要是缺糧了就找他們家買糧。
農具什么的,可以去板升城中打造,鐵匠鋪多的是。
蘇幼蓉拿了幾塊留著沒賣的精致點心酬謝,張大娘笑著走了。
周秦川若有所思,估計這些鐵匠鋪不但打造農具,還幫著蒙人將那些鐵器熔煉后打造成兵器甲胄,這個板升城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