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如此啊。”秦琪仔細回想,好像的確如此,自己一旦吃了生冷食物,即便不吐,胸腹間也極不舒服。
“算了,沒加雪末的酸酪我就不吃了。”謝絕了小濟好意,秦琪繼續喝粥,也就是冰寒之氣將奶腥氣壓下,否則她才不愛吃乳制品呢。
“小濟,秦川哥和幼蓉姐因為什么事兒出的門?”喝完粥,趁著小濟收拾碗筷的工夫,秦琪又問。
“嘿嘿,這個嘛,他倆不讓我告訴你,說要給你個驚喜,等過上一兩日,你自然就知曉了。”
秦琪哪里肯依,偏偏小濟這會兒嘴巴嚴實得緊,竟是一點口風也沒有露。
等到周秦川和蘇幼蓉回來,秦琪同樣沒有從這兩人口中撬出什么東西,只能心癢癢地就這么等著。
直到申正末刻(下午接近五點),開始準備餔食的時候,才見有人用板車拉了一車條石過來,在周秦川的指揮下,全部卸在他們三人所在的院子里。
等到吃餔食,不論秦琪如何打探,仍是一無所知,弄得她當夜翻來覆去地沒怎么睡好。
直到第二天吃過朝食,才堪堪有了些眉目。
一個泥瓦匠帶著幾個徒弟,按著蘇幼蓉的指點,花了大半天的工夫,用頭晚送來的那些條石,搭了一個古里古怪的小房子。
秦琪雖然出身尊貴,但自出生以來,還真沒去過什么地方,自是不識這是何物。
旁觀的吃瓜群眾中,有那見多識廣的,認出了此乃江南一帶用來烤制肉類,特別是鴨子的烤爐。
仿佛為了印證此人的論斷,周秦川三人找了些柴草,堆到底部點起了火,又架上煤球,就這么干燒起來。
烤肉用的烤爐,干嘛這么費事,直接在火上不就可以么,秦琪大惑不解,再說烤肉不論如何好吃,也算不上什么驚喜罷,干嘛要把自己瞞得死死的。
“幼蓉姐,這就是你們說的驚喜么?”秦琪終究按奈不住好奇問了出來,“聽說這是烤爐,這般干燒卻是為何?”
“干燒是為了把濕泥烤干,否則的話,這般天氣,也不知何時才能用得上。”
蘇幼蓉扭頭解釋道,至于驚喜,卻是避而不談。
她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既然那晚想到了要做面包,就一刻都等不得,第二日就說動周秦川,然后就此開始動工。
如今身家不錯,自是用不著再費勁巴拉地自己動手,板升城中不缺石匠和泥瓦匠,確定好尺寸和數量,當天石匠就把條石送上了門。
泥瓦匠緊接其后,一個烤爐很快就豁然成形,畢竟這些人才是專業的,建得比他們在趙氏客棧自己琢磨著弄的那個好多了。
考慮到此地柴草木炭都不易找,為了能燒煤球,同時又不被煤球那股有些嗆人的氣味影響面包口感,特意做了些改進,以加強通風。
眼下看來,這目的當是達到了。
秦琪的疑惑直到烤爐建好的第二日方才徹底解開。
當日清晨,早早吃完朝食,周秦川三人就忙活開了。
先和面,然后把找人要來的老面疙瘩加進去反復搓揉,再放到炕上發酵,待午后膨脹起來,再加少許麥面繼續揉。
直到面團松軟韌彈,方才分塊,最后一一送入烤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