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大哥,且說說看,你這三日來,都打聽了些什么回來,既是錦衣衛,想必手段不凡。”
眼下能結盟的大明官吏,也就是他們認識的大同這幾人。
他雖然也曾扮作侍衛,跟著秦博出得山谷,不過也就同谷口的明軍打過交道。
陽和堡雖然不禁秦博出入,但因路途不短,數日來又要忙著整頓人馬,實在沒有工夫跑上一趟。
門達不知周秦川心中盤算,再度啟動故事模式,將他打探的消息一一道來。
當先介紹的,自然是去到陽和堡的大同五大巨頭,最先提及的,是巡撫年富和總兵石彪兩大實權人物。
門達不愧出身錦衣衛,短短數日,不但知曉了這二人那些不算秘密的消息,還打聽出了巡撫年富同總兵石彪之間的過節。
武清侯石亨乃石彪族叔,曾伙同武安侯鄭宏、武進伯朱瑛,先侵吞官庫銀帛,再買糧倒賣到邊境,空手套白狼,大發橫財。
年富到任大同巡撫后,上的第一個折子,就是彈劾這三人,但景泰帝只是治了三人家仆之罪。
石彪帶兵越界他鎮,又遭年富彈劾。
石亨聯合京中權貴,羅織年富罪名,奈何年富深得景泰帝和主持朝政的兵部尚書于謙信任,未能成功。
不過自此,石彪和年富兩人算是結下了梁子。
“哦,那這二人對如何處置我等,有何看法?”周秦川問道。
他最擔心的,是兩人相互敵對,那么難免會為了反對而反對,凡是對頭的提議,不論對錯,一律阻撓。
在處置他們一事上,若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實在不是什么好事。
兩人都是地方大員,各有背景后臺,朝廷會用誰的建議,還真不好說。
尤其是石彪,周秦川深懷戒心,這石氏叔侄他可是知道的,奪門之變中助英宗復辟的大功臣。
兩人一身富貴本來自于謙舉薦,和景帝的重用,誰知道一個轉身,就背叛恩主,轉投敵營,這等人品,實在不能讓人放心。
門達微微苦笑,“這二人久歷官場,如何會暴露自己意圖。”
“琪妹,你有何看法?”周秦川想想也是,最終把問題拋給了秦琪。
關于前景,他們也曾聚在一起商討過。
秦博身為也先長子,又攜前元印璽相投,定然是能封王的。
至于其后怎么安置,就難以預料了,畢竟之前大明沒有先例。
對他們最為有利的方案,自然是如同朵顏三衛一般,在遠離阿剌的勢力范圍,靠近長城一線,劃一塊地給他們駐牧。
理想之地,莫過于遼東,不過那里實在太過遙遠,從關外走的話,憑他們的實力難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