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谷外旌旗招展,戰馬嘶鳴,人影憧憧。
此時距周秦川他們入關已有大半個月,朝廷在鑒別了傳國玉璽的真假后,終于下了旨意,讓博羅納哈勒,也就是秦博入京謁見,敬獻印璽,聽封受遣。
秦博和秦琪扒著人頭,挑了千余人馬隨行入京,其中七百是蒙人精騎,剩下的三百人,則是漢人精銳。
周秦川一開始覺得,入京覲見帶這么多人馬,是不是有些招搖,惹人忌憚。
誰知兄妹倆告訴他,想當初土木之變前,也先一次朝貢能有兩三千人,與之相比,千余人根本算不得什么。
要是人數大幅減少,在朝廷眼里,那才不正常。
帶隊進京的,計有秦博、周秦川和蘇幼蓉,小濟本也要去,不過他想把已經成了好玩伴的唐丹也帶上路,這就不成了。
眼下他們前途未卜,自身尚且難保,凡是與白蓮教相關的,都需死死瞞著,哪里容得這般玩火。
加上小濟這熊孩子擅能闖禍,這一趟周秦川就沒帶上他,而是讓其留在斜方谷里,自穿越以來,兩人尚是首次分開。
不過有唐丹陪他玩耍,又想到能脫離蘇幼蓉的管束,小濟居然沒有吵鬧,就這么同意了。
他哪知道,蘇幼蓉早將教導他的職司交給了秦琪,讀書寫字的惡夢并未結束。
陪同他們進京的,還有一千大同邊軍,由陽和衛高同知率領,此乃朝廷通過兵部下的令,算得上一次公費旅游。
不但有點小功勞,還能在京師露露臉,高同知和他手下的士兵都很興奮。
門達在經過身份勘驗后,自然也得以錦衣衛的身份進京。
作為唯一一個從草原變亂到入關投明都全程參與的大明官宦,門達不但得向錦衣衛稟報詳情,今上那里估計也逃不脫。
京中趕來勘驗門達身份的,是南鎮撫司的一個鎮撫使,據說叫盧忠,此刻臉上雖然掛著笑,心里卻在叫著苦。
聽說瓦剌王子率部相投,其間有錦衣密探的影子。
本以為這潑天的功勞全是他們錦衣衛的,這回能狠狠長一把臉。
誰知……誰知還有馬慶這廝參與,這么一來,錦衣衛的功勞可就小多了,甚至在明面上,還得感謝馬慶的及時援手。
據門達所說,當年頂頭上司被下獄問罪后,他孑然一人,身無分文,乏人支持,茫然無措間,就要放棄塞外已然鋪陳好的線索,回京復命。
巧遇大同鎮守中官馬慶后,有了他的支持,這才得以繼續留在塞外打探消息,此次能夠說服瓦剌王子南下附明,更是馬公公耳提面命的結果。
盧鎮撫使暗中恨恨地瞪了門達一眼,這個不成器的家伙,干什么不好,偏生投靠了死宦官。
遇上門達眼光,轉瞬卻又換了笑容。
不爽歸不爽,反正自己這個鎮撫使既無實權也無靠山,天大的功勞分到自己身上也不過是毛毛雨。
人卻不能得罪,不提眼看就能飛黃騰達的馬慶,就是門達,估計也能因功升至鎮撫使,和自己一樣的位置,再有馬公公撐腰,前途無量啊。
只是自己就慘了,此次大功變小功的鍋,多半得自己來背,看來得……
臉上掛著笑容的盧忠,眼光在門達和馬慶的身上掃來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