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面色微紅,略有酒意,一席話說得鏗鏘有力,聽得趙子桐頻頻點頭。
一旁的周秦川見了暗笑,二人居然還挺憤青,不愧為好基友。
“既如此,二位兄長,眼下機會就在眼前,不知可敢一展平生抱負?”
周秦川的聲音極具誘惑力,笑得像個狐貍。
自打確認了此王越就是彼王越,就是歷史上那個牛人,周秦川豈會輕易放過。
正好王、趙二人也很對秦博胃口,有意招納,兩人一拍即合,就此定下了這般計謀。
“你……”王越看看周秦川。
“你們……”王越再看看秦博,哪會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二位先生大才,若朝廷真讓我遠赴西域,我麾下長史、紀善之職,虛位以待。”秦博笑瞇瞇地及時接上。
以秦博的身份,還有敬獻印璽的功勞,定然是要被朝廷封王的,依舊制,朝廷還會委派漢人到這些外蕃王爺手下充任長史、紀善二職,既是教化協助,也有監視督促之意。
只是仁宣之后,明廷實力不斷萎縮,這個舊制也就有名無實了。
像秦博的曾祖、祖父,還有其父也先都被明廷封過王,可哪里有什么長史、紀善,哈密衛同樣如此,其首領一直世襲忠順王,永樂年間還有漢人做著長史紀善,之后就再也沒有這等事兒了。
不過朝廷雖然不會委派,但若這些外蕃王爺招攬漢人充任,并主動上報的話,定然不會拒絕,特別是秦博,這個面子朝廷還是要給的。
王越一個小小的不入流的御史,且尚未復職,愿隨秦博西去關西,豈會不允,趙子桐一介秀才就更不用說了。
“好,好!”王越激動得連連以掌擊桌,“吾一生所學,總算有了用武之地,王某見過大王子。”
此話一出,既是輸誠之意,秦博大喜,站起身來,握住王越雙手,“吾得先生,猶如……”
周秦川在一旁實在聽不下去,收服王越,他自然很高興,不過這二人莫不是如小濟一般,評話聽多了?像劉備那樣來個如魚得水的譬喻,實在是爛了大街的段子。
干脆對二人不予理會,轉而問趙子桐道:
“趙大哥,你呢,想不想與我們一道去西域長一番見識?”
剛才他見趙子桐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轉瞬卻又冷了下來,有些奇怪。
“對啊,趙兄,你我二人并轡而行,一同為大明開疆拓土,如何?”
王越與秦博嘰歪完畢,正好聽到周秦川的問話,也一道勸說。
趙子桐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王越恍然:
“我明白了,定是放心不下嫂夫人,趙兄新婚燕爾,來趟京師已然耗時不短,若再赴西域,家中娘子可就望眼欲穿了,怎生舍得。”
“也……也不完全如此。”趙子桐低語道,“家中老仆東叔,年事已高,時日不多,他與我名為主仆,實為父子,我有心為他養老送終,故不忍遠游。”
“怎么?東叔如何了,趙大哥?”
聽到這里,周秦川和蘇幼蓉齊齊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