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黃金在大明算不上流通貨幣,拿去交易的話有些吃虧,聽王越說,明初之時,太祖曾經規定,一兩黃金折合四兩白銀,如果這么算的話就虧大了。
大明如今立國近百年,白銀比國朝初期多了不少,黃金相應地也漲了一些,但與白銀的比例,最多在一比五到一比六之間,別說與后世相比,就是與明代中晚期的一比八到一比十相較,都便宜得太多了。
雖然心疼黃金價賤,不過該用還是得用,好在發現金礦的同時,也發現了銀礦,只是這銀礦作為伴生礦,開采出來還得冶煉分離一番,但這就不干周秦川的事兒了,自有板升城的那些工匠去煩心。
當初雖然周秦川同秦博說好的,不管找礦之事,但找到石炭之后,秦博興致甚高,尤其對周秦川口中的其他礦藏更感興趣,自然沒有讓他逍遙的道理。
周秦川不得不與其他工匠一道,裝模作樣地到處找礦,好在工匠之中有能人,老天也給面子,很快就有了不小的斬獲。
至于后續的冶煉鑄造等事,就與他不相干了,別說他在后世只是個經濟專業還未畢業的大學生,就是冶煉專業,在這里也未必用得上。
后世的冶煉鑄造是建立在強大的整體工業基礎之上的,而此時的大明,包括關西在內,連蒸汽時代都還沒進入,土法冶煉、手工鑄造,又有幾人能搞得定呢,那些穿越到古代,憑一己之力就能打造完成工業基礎的人,不是天才就是妖孽,周秦川自問這兩者都與他無關。
“哦,恭喜恭喜。”杭敏拱手道賀,“看來瓦剌衛今后入關,不論是朝貢還是做買賣,都不愁銀錢了。”
周秦川的興致也來了,興奮地接著說道:
“除了金礦銀礦,還有鐵礦、芒硝和玉石礦,都找到了,只是一時人手不足,目前只能以金、銀、玉石這三者為主,特別是敦煌玉,得先盡量多的采些出來,以便明年開春后進京朝貢。”
對,朝貢!
杭敏這才反應過來,白銀倒也罷了,黃金和玉石都能拿來進貢朝廷,檔次遠比其他部落的牛馬皮毛要高多了。
先前他還奇怪,不論發現什么礦藏,都是瓦剌衛的事兒,基本與他這個紙糊的千戶無關,周秦川同他說這些作甚。
原來是在為明年入京朝貢做準備,以便借朝貢為名頭,將濟兒送歸泰安。
“多謝了,周老弟,難得你如此上心。”杭敏誠心相謝。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該當的。”周秦川擺擺手,“朝貢什么的不過是小事而已,今晚將杭老兄留下,為的是告訴你我瓦剌衛商定的一件大事。”
“何事?”杭敏面色也鄭重了起來,他知道此事定然同他、同濟兒有關。
“不用如此緊張,杭老兄,都說了是好事。”
周秦川笑道:
“這些天因為找礦一事耽誤了,不然早該定下來的。
我和順寧王博羅納哈勒、瓦剌衛公主齊齊克,還有長史王越,統領王善武和梁五商討過了,決定每年最少拿出瓦剌衛一成的收益,全力助小濟登上皇位。”
“當真?”杭敏激動得站了起來,隨后又吭吭哧哧地說道,“這……這不合適吧?”
自那晚他同周秦川攤牌之后,很快,通過周秦川,瓦剌衛這幾個主要頭目也都知道了此事。